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邱傑/石滬五千年 - 2之2

2020/11/03 05:30

◎邱傑

◎邱傑

石滬已被聯合國定位為水下重要文化資產,石滬漁法採用的材料大多都是直接採自現地所產,例如澎湖以硓咕石(珊瑚礁)及玄武岩為主要建材,是在地非常好用的建滬石材,玄武岩堅硬厚實,硓咕石稜角變化多端而易於相嵌契合,可以築成高如城牆的巍峨巨構,而台灣西海岸沙岸之外多屬礫石岸,礫石灘上尋找到的為大小卵石,形狀光滑而無稜角,築造滬堤時疊砌相對難度高,也難以高築,因此西海岸石滬大多低矮,築造時靠的是老師傅長期琢磨出來的經驗與手感而代代相傳技法。西海岸盛產蚵仔、藤壺及各種貝類,在滬堤上一層一層附著,無形中也鞏固了滬堤的堅實。至於卑南石滬,板岩豎立起來的滬堤低矮,只要能夠捕得魚獲,一樣也是稱職的石滬了。

板岩築砌的迷你石滬或許只須低頭一探便知有無收穫,以卵石、玄武岩、硓咕石所築石滬都須依著潮汐登堤巡滬。巡滬時機落在退潮行將退盡之前,此刻踏上滬堤觀察滬中有無截到魚獲,決定是否出手撈捕。少時直接放棄,讓困在槽池中的魚在漲潮時逃回大海,多時則舉起手網下水捕撈,更多時還得火速呼喚同伴趕來協助。台灣西海岸石滬魚獲量近年大不如前,卻還是偶有中大獎時刻,那就得老少出動,抓魚抓得人人笑逐顏開。

「石滬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老人家常隨口說出如此蘊含哲理的話。想想確也如此,當一口石滬築成之後便被賦予了生命,築得再堅固強壯也得由巡滬人日日巡檢,細加呵護。巡滬除了看魚況、抓魚,還得觀察滬堤有否坍落而立刻出手修補,否則今日只坍一小塊而不補,十天半月之後已塌掉半座長城,如果有半年不加聞問它便毀成殘跡,甚至連殘跡都找不到而回歸大海。這更加讓人感受到三百年傳承之珍貴難得。我在新屋遇著日日巡石滬的耆老,自稱大字不識一個,他說出「石滬是活的,是有生命的」這樣動人心弦的道理,在我內心迴盪多時。老人家兒孫繞膝,衣食無虞,巡滬行動得隨潮汐而行,有時白天,有時半夜,有時炎陽烈日,有時冷風如刀,在海洋漁源枯竭的今天,石滬漁獲不多,巡滬的目的何在呢?老人家淡淡地說:老了,趁著還能走還能動,把顧石滬當做顧健康吧。

我明白有一天老人更老了,若無人接續,石滬可能也就傳承不下去吧,說不定有一天也會被大地所回收,如同卑南成為遺址,這是現實的事。

在卑南,看著從沉睡已久的土地挖掘出來的石滬,遙想卑南先民從滬池中抓魚,歡笑聲彷如仍在耳際;在麟山鼻,一夜潮聲如戀人細語,伴我在有著石滬的海邊入夢。晨起信步又來到高處,那天和新屋老人的談話如在耳畔,再看腳下,啊,漲潮了,晨光似錦照映得海面波濤如彩,石滬已完全沒入海中,成了海底沉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