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plus】〈說故事時間到囉〉同理心 放進孩子心

2021/12/17 05:30

文/黃文綺

在親職講座中,家長常提問如何讓孩子能夠理解父母的處境,特別是當孩子開始要步入青春期時,親子之間總是劍拔弩張,這時就更難要求孩子能理解父母心了。

這個親子議題中,可以明白,父母在孩子逐漸長大的過程中,會期待孩子能夠懂得同理父母,那麼關於同理心,要在何時開始以及如何放進孩子心中呢?

如果能夠,那麼我要說,從孩子還在胎兒期,為人父母就可以先練習同理自己和彼此關照,因為同理心的培養,其實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如果做為孩子身邊的重要照顧者,能夠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那麼在生養孩子的過程中,會保有比較平穩的情緒,才能夠承接孩子成長過程中,要面對的生理和心理變化的需求。

早期繪本《我會愛》系列,兒童心理醫師陳質采從愛與了解、自由、平等、力量、分享及接納,不同面向挑選了包括《我的妹妹聽不見》、《跟著爺爺看》、《我的媽媽真麻煩》、《我的姊姊不一樣》、《叔公忘記了》、《很新、很新的我》等諸多繪本,部分從書名就可以大概猜出內容,談到聽覺、視覺、智力障礙及失智、成長、性別平等各種議題。閱讀這些繪本時,我會察覺心裡有一股暖流,感受到好多的愛與關懷,和被同理及接納的溫暖,試想從小就聽這些故事長大的孩子,是不是會長出好多的同理心啊!

圖/豆寶

〈推薦好書〉從喚醒內在溫暖開始

近日看《地球迷航》這部關於自閉症、亞斯伯格等成年的星星兒紀錄片時,特別有感培養同理心這件事的重要。片中記錄4位星兒從藝術創作中,找到自我定位,也讓觀眾從中看到,星兒在成長過程中,因為和一般孩子不一樣,所要面對的挑戰,有時還因社會的不理解,讓星兒的家庭也備受煎熬。

這部片子也讓我想起《弟弟的世界》,繪本由哥哥的視角描繪「那個世界裡只有他一個人,沒有爸爸,沒有媽媽,也沒有我」的弟弟,道出自閉症的身心狀態,還有因無法表達和對環境改變的敏感,弟弟會「尖叫和敲打自己的頭」,書中的小兄弟因照顧一隻受傷的小鳥、畫小鳥的歷程中,產生的連結,著實融化人心。

還有一本《好好愛阿迪》寫的是唐氏症的孩子,整本書的色調柔和,還帶著彩色的光暈,故事中的阿迪傳遞出一種緩慢且放鬆的溫柔,帶著好朋友探索大自然的奧祕……想像親子共讀這樣的故事,一同沉浸在美好的世界裡,感受不一樣的發現及喜悅。

圖/豆寶

〈請你這樣做〉父母是最好的引路人

紀錄片其實也和繪本一樣有著故事的力量,除了前述的《地球迷航》,類似的還有《一閃一閃亮晶晶》,另外也有不少關於罕見疾病的紀錄片。寫到這兒,想起好多年前的《大象男孩和機器女孩》同時有繪本和紀錄片,這兩位特別的孩子,在社會關懷的介入下,從無法行動到能夠自理生活和就學,每一步都讓人心疼和不捨。

教養路上本來就無法預期,一般生理發展如常人的孩子,在心理發展上,也因著各自的特質而有差異。如果孩子是罕病天使,那麼身旁父母師長的準備和學習課題更多,但是從關懷和同理心的培養過程中,能夠讓每個人的心都變柔軟。

因應社會趨勢隨著全球化及網路發達,更加多元化,人際互動中,自然也增加更多需要理解的差異,如果孩子在家庭中,能多接觸這些議題,那麼進入學校和社會時,自然能夠產生同理心啊!(作者為資深故事媽媽)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