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王丹專欄】走上流亡路的香港人

2022/07/06 05:30

◎王丹

◎王丹

上週我造訪洛杉磯,在當地民運組織的安排下,連續舉辦了兩場與當地流亡香港人的座談,有機會當面與他們深入交換意見並了解他們現在的處境。

2019年的反送中運動,香港人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惜傾城一戰,不惜玉石俱焚,但最終不敵中共強大的國家機器的鎮壓。《國安法》通過之後,在香港本土幾乎已經不再有任何從事民主運動的空間,因此,愈來愈多的香港年輕的反抗者,通過各種方式離開了香港,來到了到海外,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政治流亡的生涯。這種流亡有愈演愈烈且一直持續的趨勢,在與我座談的港青中,有一位是因為參加抗爭運動被警方監控,無奈之下兩週前才剛剛用偷渡的方式離開香港的。而且,與外界以為的流亡港人都是年輕人不同的是,也有一些流亡出來的港人已經是中年以上。第一場座談會上,有一位看上去已經是媽媽的模樣,同樣也是無法再回去香港了。

我所知道的有些香港流亡者到了海外之後,結合當地原有的支援香港民主運動的力量,以「國際線」為主要戰場,繼續為香港發聲,並成立各種不同的組織,在各地演講,遊說,扶助生活困難的手足,不僅聲勢浩大,而且展現道義形象,在國際上獲得了廣泛支持。對於這些流亡的香港年輕人來說,現在正是他們摩拳擦掌,準備在海外繼續彰顯「反送中」運動以來的香港精神的時候。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的流亡港人,出來以後陷入了迷茫。

與我座談的流亡港人普遍流露出兩種情緒:第一,是對未來的絕望。有一位港青說,他估計五十年之內都無法回去香港了。那位香港媽媽提到未來要面對的漫長的流亡生涯,不禁潸然淚下,五分鐘的發言一直在哽咽中;第二,是對如何延續香港抗爭精神的迷惘。當年中國的流亡者到了海外,曾經有一句名言:「得到了天空,失去了土地」,這句話也可以用於現在的流亡港人。他們離開了本土,又希望延續本土的抗爭,到底能夠做什麼,做什麼是有效的,有些年輕的朋友表示不知所措。

做為香港民主運動的堅定支持者,結合中國海外政治流亡群體和海外民運幾十年來的經驗教訓,我當然是感同身受。歷史上看,政治流亡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這不僅是會面臨生活的挑戰,更主要的還在於,要如何維持運動的動能,始終不放棄理想,在一個漫長的時段內還能始終為自己的目標努力。這裡就有一個心理準備的問題。在我看來,流亡出來的香港人,首先要正確面對流亡這件事情,不要把流亡當做一個失敗的退卻,當做是一種潰散,要用正面的態度,用陽光的心態看待自己將要面對的流亡生活。

流亡有被動的,也可以有主動的。做為主動選擇的流亡,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一種自我完善。當你面臨暴政危及你的生命的時候,流亡就是最好的選擇,因為生命是寶貴的,不應當輕易放棄;當你如此熱愛自由的生活,而你的祖國讓你感到心理上無法呼吸的時候,流亡,其實是追求自由的努力的一種延續。就此而言,流亡或許會帶來種種的不便,流亡當然也要為之付出代價,但是,因為流亡其實已經成為自我成就的一部分,相比起來,這些代價就是如此的值得。因此,流亡做為一種狀態,其實取決於你把它放置在你的人生中的什麼位置上。這,就是我能夠給予流亡港青的一點建議。●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