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張讓/沙漠裡的籃球架:一幅小畫

2022/09/19 05:30

圖◎阿力金吉兒圖◎阿力金吉兒

◎張讓 圖◎阿力金吉兒

買了一幅畫。

生平第一次,在畫廊看見喜歡就買了。

其實有些猶疑,怕看走眼,然畢竟無法抗拒。這幅灰綠小畫讓我想起熟悉的一種沙漠景色,好像在和我說話。

畫其實很小,感覺中很大。橫幅,畫框不算,大約一本半爾雅叢書橫擺而已,可是在畫廊我只見天空下一大片沙漠,可能是美國西南任何一片沙漠景觀。陰晴天,滿空滾滾白雲,紫灰遠山,黃沙地,前景疏密相間,一叢叢淡灰綠的鼠尾草,不能再簡單。第二天付了錢畫拿在手裡,輕無重量我才驚覺真是小。畫名〈籃球架〉讓人錯愕,用心看才在畫面右邊找到一座小小的籃球架,獨立鼠尾草間,寂寞又孤傲。

其實我看見的是另一個地方:新墨西哥的小城陶斯。

2008年我們又回到新墨西哥,從西北法明敦遊到東北陶斯。一天晚餐後到離城不遠的格蘭迪河峽谷公園,夕陽將沉,低斜金光透過粉紅雲射下來,遠山紫藍,晚霞靛藍深紫橘金粉紅,滿地叢叢灰綠鼠尾草。我們沿步徑西行,光色愈來愈暗,B和友箏的黑色剪影遙遙在前,低頭鼠尾草的細小尖葉卻清晰可見。我照了一張又一張,要攝下不絕變幻的雲影天光,蒼茫仍可見物然迅速深沉的暮色。現在找出那相冊檔案打開,那幾張照片比記憶中更美。

這幅小畫喚起了那暮色散步的記憶,以及那趟陶斯之旅。我們玩了兩天,待在一個風味簡樸的民宿,厚實的阿堵壁泥屋,長長的走廊列柱,印地安格調的房間布置,美觀大方。早餐新鮮可口樣式豐富,咖啡濃香。我們從容用餐,和其他客人聊天,然後決定到什麼景點參觀。每個地方都可看可不看,因而格外有趣。城裡的克特.卡森舊居歷史館、非遜美術館,和城外的勞倫斯紀念堂,各有各的歷史。不是吸引觀光客蝗蟲潮的熱門景點,卻值得慢慢走過。此外逛逛畫廊,不過多是給觀光客的庸俗貨色,難得一見實在的作品。這幅貌不驚人的〈籃球架〉,便是那種無意媚俗的難得之作,我才一見傾心。

還有個潛在因素:旅行。因為疫情,將近三年龜縮家中等候世界復原,幾乎發狂了。

2022年春5月初,終於回到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兩夜三天,如慣例住29棕櫚泉旅舍。本來每年必上約書亞樹國家公園,起碼一次,通常兩次,都在春冬兩季。這次三年久違,翻過重山穿越沙漠,眼見藍天白雲,遠近山脈層層疊疊,一切帶了神奇,頓時困獸之感消除,身心一鬆彷彿整個人放大了。

兩個半小時後,車進熟悉的29棕櫚泉,微帶感慨。景物並沒全非,但小有變化。遊客還是少於往常,辦公室沒人,遷入改在餐館辦理。桌椅擺得稀疏,我們選擇游泳池畔的露天座。菜單也不太一樣,以前愛點的幾樣菜不見了。池塘裡烏龜仍在枯木上曬太陽,邊上我最喜歡的一片古老棕櫚林裡,更多腐朽已久的巨大樹幹頹然倒地(古早以前這曾是原住民生活的綠洲),滿地如掃把的金黃棕櫚扇葉,我慢慢走過照相記錄。國家公園裡磊磊巨岩依舊,但已熱如盛夏,陽光刺目。我們到拱門岩,B和友箏大步而上,我手腳並用攀上爬下,又熱又累。放棄在園裡野餐,回到29棕櫚泉的小木屋(以前都是訂小泥屋),午餐後到附近的29棕櫚畫廊看看。

幸好,畫廊開門。門前一張牌子告知須戴口罩,進門後我們先從一端的小展覽廳開始,某畫家的沙漠植物花卉個展,然後掉頭往畫廊另一端的兩展覽廳,是在中間廳裡遇見了〈籃球架〉。其實進廳不久我就注意到一組風格類似的六幅作品,出自同一畫家岱娜(全名Dana Beltz-Coert),主題都是約書亞樹國家公園。寫實筆法,但用色濃麗,平塗略帶誇張趣味,有點像海報畫。另有兩幅比較小,風格稍異,我馬上受〈籃球架〉吸引,停佇細看。印象派的活潑筆觸,色調灰暗,寂靜卻有生氣――好像為我而畫。

〈籃球架〉帶回家後選定了牆,和兩幅戈斯塔夫.包曼(Gustave Baumann,1881-1971)版畫複製作伴,竟異常搭配。退遠了看,仍同樣喜歡,一點也不後悔。

兩幅包曼版畫都是新墨西哥景色,黃藍色調明朗,一幅名〈到陶斯去〉,土黃原野間一條淡色山路,一輛小車朝背景高聳的海藍重山而去,洋溢上路旅行的輕快。

不記得是在哪裡發現包曼的,也許是陶斯一家別致的小書店。他生於德國,十歲時隨父母移民美國,長大後又回德國學傳統木刻版畫,回到美國從事插畫和美工設計,先在芝加哥工作,餘暇致力版畫。後來轉到東北各州和紐約市,最後厭倦了受僱於人的城市生涯,遠走新墨西哥尋求新天地,先到陶斯,而後定居聖塔菲,開始了創作最燦爛的五十年。

像當時許多來到西南的藝術家,包曼愛上了新墨西哥的光色,畫面亮了起來。他四處寫生,從新墨西哥到科羅拉多、亞利桑那到德州、加州,從沙漠到高山深谷到海岸,描繪四季山川草木人文。不刻板寫實,追求傳神。顏料自己磨製調配,常以中間色來對比烘托,創造溫暖明麗的效果。他的版畫帶了印象派的現代感,恣意捕捉陽光的燦爛。傳達生之喜悅,類似馬諦斯,但沒那份狂野。因為包曼並沒驚世駭俗的野心,只想將傳統木刻套色版畫推到極致,通過用色、構圖與技巧來表現天地人間之美。所以松是松,橡是橡,白楊是白楊,毫不抽象(除了晚年幾幅)。他的畫中世界熟悉可辨,而又充滿超越現實的美,讓人神往。

包曼創作力驚人,除了大量版畫與油畫水彩,還雕刻傀儡戲偶,為女兒在家上演傀儡戲招待孩童。他認為藝術不應只限於富人,而應普及一般大眾,所以他的畫標價低廉,儘管創作豐富但收入有限,卻堅持不肯抬價高於一百美元。每幅畫簽名外附帶印章,刻的是心上一隻手,可說是他的藝術與生命最佳註腳。

沙漠的誘惑在哪裡?包曼熱愛美國西南,說如果能夠,他會選擇生在那裡。

以前我對沙漠也充滿憧憬,搬到乾旱南加近六年後,感受不同了。依舊為沙漠吸引,對新墨西哥還是情有獨鍾(我家三人都是,曾夢想搬到那裡去),可是心情複雜了許多。沙漠的壯闊照樣誘人,然而我更體會到那宏偉莊嚴的美背後帶了殘酷和恐怖――所以里爾克詩才說「所有的美背後都帶了恐怖」嗎?以前不懂,現在略有所知。

再怎麼美,沙漠說的是天地不仁,所以古人敬畏禮讚感恩膜拜。這,我相信,印地安人知道得最清楚。也許出於這份理解,包曼在頌讚光景之外,也愛描繪印地安人的生活和儀式。我尤其愛〈高山雨〉,土黃山丘平頂上一排土黃印地安泥屋,背後深藍高山隆起,托出陰灰天空下的如簾大雨。網上一家畫廊標價一萬兩千美元,我和B玩笑:「我們買這幅吧!」半真,也半假。●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