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陳蒼多/都是書惹的禍

2023/06/12 05:30

圖◎徐至宏

◎陳蒼多 圖◎徐至宏

寫下了這個題目,歎了一口氣。為何不是「都是夏娃惹的禍」?因為夏娃惹的禍有點難寫。畢竟我與夏娃交手的經驗,比起坐擁書城的經驗,簡直是九牛一毛。據說第3世紀的羅馬帝王戈爾地安擁有二十二名姬妾和六萬卷藏書。二十二與六萬,我選擇偎大邊。

首先出現在腦海中的是世界名著《一位英國鴉片吸食者的告白》,但我不是要談這本書,是要談作者湯瑪斯.德昆西。這位老兄以借書從不還出了名,他的藏書都是「強迫朋友捐贈而成」,因為沒有人膽敢不借書給他,但他其實又疏於照顧這些藏書。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我的一本圖文並茂的印度《愛經》被一位名作家借去後誑稱遺失,自此音訊全無,害得我每天高唱〈歸來吧,失聯多〉。名作家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閱讀地圖》中寫了一段文字,可惜德昆西看不到,否則他也許會嚇破膽:「所有竊賊,或是借書未歸還原主的人,希望他們手遭蛇齧,而且爛掉,希望他們全身癱瘓,四肢廢殘……希望書蟲啃食他們的臟器……最後,當他們脫離終生懲罰時,地獄的火燄將在他們身上延燒至永恆。」(見伊琳娜.瓦耶荷著《書頁中的永恆》,范湲譯)。我想,曼古埃爾想必是深受朋友借書不還之苦,或不曾借書不還,是愛書人的模範生,與德昆西有天壤之別,才會寫出這段文字 。

瓦耶荷在這段文字中所說的「竊賊」應該包括了竊書賊,所以談談竊書賊也就難免了。不過有關竊書賊的書,無論小說或非小說都很多,我只想提三本。一是威廉.布列地斯的《書的敵人》,書中提到竊書賊約翰.白格福。這個人到各地旅行,到處光顧藏書樓,撕下各種版本的古書的扉頁,加以分類,再加上札記的原稿以及各種雜類的蒐集品,竟然累積了一百多冊巨帙,目前保存在大英博物館中。接下來的一本是艾莉森.胡佛.芭雷特的《愛書狂賊》,內容是說,作者擁有1630年出版的一本有關植物醫藥的書,但是一旦知道她擁有的這本書是別人所偷竊來的贓品,心中就有一種挫折感,於是她決定找出原書的主人,所以此書是有點偵探性質。第三本是義大利名作家2012年出版的《植物的記憶與藏書樂》,書中提到藏書癖史上最偉大的偷書賊古耶摩.李布里。他是義大利傑出的數學家,後來成為法蘭西公學院的院士,因為偷書行為太誇張,曾被通緝以致終老異鄉。他家中有四萬冊古藉及珍本、手稿。他就像德昆西,藏書多但無法悉心照顧,所以算是「毀書者」。

談到「毀書者」,不能不提英國探險家、《愛經》等情色經典的英譯者理查.波頓。不,是不能不提他的妻子伊麗莎白,因為她在丈夫去世後,把他的所謂情色作品都燒毀了,這不算「毀書者」,什麼才算?與伊麗莎白燒毀丈夫作品同樣有名的是,拜倫燒毀自己的情色回憶錄。對了,我也想起班.赫特的《芝加哥的一千零一個午後》中有一篇〈無法毀滅的作品〉,描述兩位窮畫家被飯館老闆拒絕賒賬吃飯,就去弄了一幅很大的畫,謊稱名家作品,放在飯館老闆那兒,並保了險。有一天在前往飯館途中,發現祝融光臨飯館,兩人正竊喜可以領一筆保險金時,卻看到老闆抱著那幅畫跑出來。我不免想像,如果當初伊麗莎白在燒毀丈夫的作品或拜倫燒毀自己的作品時,有人去搶救,世人就會擁有更多大探險家理查.波頓和大詩人拜倫的作品了。

有人燒毀情色作品,也有人捏造情色作品。1848年,亞佛雷.邦拿多寫了一本《巴黎愛書者的鏡子》,描述一位虛構的藏書家擁有一百三十二本談論「男人戴綠帽」主題的書,藏在鎖著的櫥子中,也會展示給同好看。這樣一本以假亂真的作品,會讓人信以為真,徒增困擾,當然也算書所惹的禍。

原稿佚失是作者因寫書而為自己惹禍。歷史上最有名的案子是,牛頓將暮年生活紀錄的原稿放在桌子燭台旁,燭台被愛犬打翻,原稿被燒毀。歷史並未記載是否有人救火或牛頓又寫了一本。《大小人國遊記》作者斯威夫特早年出版諷刺作品,從不與書商直接交涉出版事宜,例如,他把《桶的故事》的原稿丟到書商門口,甚至不去等待書商是否撿起。如果丟了,以他的才華了不起再寫一部,對他而言也許不算惹大禍。

「阿拉伯的勞倫斯」的《智慧七柱》原稿於1919年耶誕節在英國雷丁車站換車時遺失,永遠沒有再找到,現今的《智慧七柱》能與世人見面,歷經曲折,可參考克里甫.鮑台爾的〈不能遺忘的損失──一些原稿遺失的故事〉一文。英國名作家卡萊爾把他最重要的作品《法國大革命》的原稿借給著名哲學家米爾,請他指教,結果米爾的一位女僕把它誤認為廢紙燒掉,卡萊爾只好重寫。《老人與海》作者海明威早期短篇小說的原稿,被妻子忘在瑞士的火車上,他氣得對她說,「那麼,妳跟一個黑人睡覺了!」

我想乘機假公濟私一下,談談我的一次遺失手稿經驗。大約四十幾年前,我譯了赫胥黎的《針鋒相對》(正確譯名應為「對位音」或「旋律的配合」),在某報連載。由於我影印了手寫稿,所以沒有留剪報。幾年後,我把影印的手寫稿交給某出版社,出版社沒出版,我要求退回,竟說找不到。我費了九牛二虎工夫去報社影印微縮版,再放大。好在是翻譯,不是創作,就算沒有努力搶救,別人照樣可以將赫胥黎的這部巨作譯成中文,說不定譯得更好,就算我塞翁失馬,焉知不是赫胥黎之福?

最後但不是最不重要的,我認為惹出最大禍的愛書者應該是唐文生(Don Vincente)。唐文生是19世紀的西班牙僧侶,他從自己修道院的圖書館和其他修道院盜竊了很多書,他最想獲得的一本書是出版於1482年的《給瓦倫西亞王國的詔書與訓令》(Edicts and Ordinances for Valencia)。1836年,此書的擁有者去世後,此書在書市拍賣。唐文生傾家蕩產也敵不過對手帕克斯脫。三個夜晚後,帕克斯脫的房子慘遭祝融之災,主人死在其中,不久又有幾名學者被刺死。經搜索唐文生的房子,發現了他所夢寐以求的那本書,以及屬於其他死者的書。地方的長官向他保證,他被處死後會好好照顧他的書,他才承認勒死帕克斯脫以及刺死其他人。審判時,法官問他為何沒偷這些人的錢,他說,他不是小偷,又問他為何殺害他們,他說,每個人遲早都會死,但好書必須保護好。法國名作家福樓拜曾以唐文生的故事寫成短篇小說〈愛書狂〉,英國作家霍爾布魯克.賈克遜則據此寫了另一短篇〈唐文生〉。

我想送給唐文生一句話:問世間書是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