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陳育虹 譯/哈利.馬丁森詩四首 - 附註詩人小傳

2023/11/08 05:30

◎陳育虹

譯◎陳育虹

1 信天翁

像是飢餓或愛的信差

你一路遷徙

從鼓風的海灣

颼颼拍打翅膀

穿越梅雨季而來

為了吶喊出你風暴般的

對科米亞禽岩的飢餓――

那繁殖之地滿是汙穢,聳立在

西福克蘭島的霧裡向外凝望――

也為了與老情侶相見

她自崁查卡半島飛來

你等了幾天,她終於出現

在東風的嗥嘯中

她的羽毛被風吹亂被雨弄皺

而當繁殖的慶典落幕

你們這群風暴之鳥

俯衝離去,尖聲哀叫著,貪婪地

重新飛入世界的霧中

――信天翁和軍艦鳥啊

你們是上帝風暴的後裔

2 速度之魅

這裡的花和樹葉是該有怨言

只因為某種偶然,它們置身

這塵沙彌漫的大荒邊緣

它們活在沙地,在一條飛沙通道

整個長長的夏天

活在車輪織出的沙旋風裡

車子無所停留疾馳而過

青草與牛歐芹愈來愈畏縮

埋進塵沙的卑微

一片片葉子像龜裂的舌頭往外伸

裹著一層灰色粉末

如此乾如塵沙的意象啊

這條人類通往乾旱與死亡之路

沙塵的掃帚

以塵沙掃過森林

如果樹能躲避人類

這森林會是一片荒漠

3 崩塌的農舍

開滿薄紗花的白色牛歐芹

成了這荒廢農舍最後的窗簾

破損的屋脊凹陷進屋子

小路是一條蔓草徑,杳無人跡

杜松叢和石頭卻愈來愈靠近

不出一百年他們就要結婚了

4 我愛漂流木

我愛漂流木

來自遙遠

北大西洋的木頭旋轉著,溼透了

任憑海的車床雕塑它

在漲潮的荒涼海岸

這拉不拉多離岸的冰風琴管

我四處尋找同伴,感覺迷失而脆弱

恐懼於那沉默無明的力道

而假若上天造我

有足夠能量活下去

一如海豹在寂寞的汪洋

我亦終將死於孤獨

像漂流木那樣漂流

然後被大口吞噬葬身海底

這拉不拉多離岸的冰風琴管

註:除第一首摘自《鬼船》(Ghost Ship,1929),其餘三首摘自《蟬》(Cikada,1953)。

詩人小傳:

1974年諾貝爾文學獎主哈利.馬丁森(Harry Martinson,1904-1978)出生在瑞典西南部偏遠小鎮,六歲父喪,母隨之離鄉,十六歲即出外謀生,做過海員也露宿過街頭。

馬丁森自學有成,1929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鬼船》後創作不懈,兼及小說及散文,迭有佳績,被譽為「20世紀瑞典詩壇革新者,最具原創力的作家」。1949年成為第一位當選瑞典學院院士的勞工階級作家。

1952年底美國成功製造出氫彈,憂心之下他動筆寫科幻長詩《阿涅亞拉號》(Aniara),運用象徵手法與大量新創字彙,描述地球因核爆、環汙、自然災變等問題,不再適合居住,人類得另覓星球生存;載著數千移民飛往火星的「阿涅亞拉號」卻中途遭撞迷航,自此漂泊虛空不知所終……全篇以三年完成,共一百零三章,前二十九章在1953年率先發表於詩集《蟬》,單行本則在1956年出版。這首文評家比之為「現代《失樂園》」的史詩,1959年被改編為歌劇,2018年再拍攝成同名科幻電影,多年來已有二十多種語文譯本,漢文譯者是定居瑞典的陳邁平教授。

詩人的英譯者Robin Fulton曾說:「馬丁森的詩面向寬廣,但最為人稱許的,是那些結合了他對大自然微物的細膩觀察,與對宇宙時空距離深刻體悟的作品。」諾獎評審1974年贈予馬丁森的頌詞則是:「他的文字抓住了露滴,且折射出宇宙。」遺憾的是,由於當年兩位共享諾獎的獎主同為瑞典學院院士(另一位是小說家Eyvind Johnson,1900-1976),引來各方批評,馬丁森不勝困擾,於1978年抑鬱自盡。

馬丁森嘗言他的創作深受東方文學藝術啟發。這也是2004年瑞典官方為肯定詩人一生成就,設立「蟬獎」紀念詩人百年冥誕,便定下以關注東亞詩人為「蟬獎」宗旨的原因。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