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黃信恩/蘇花公路上的乳攝車

2024/10/14 05:30

圖◎徐世賢圖◎徐世賢

◎黃信恩 圖◎徐世賢

聯結車、水泥車、油罐車、大貨車……蘇花公路上偶爾有台乳攝車。

彷彿氣勢較量,鋼條、砂石、混凝土、大理石塊,比噸重,比輪胎數。常常一車十四輪,轟隆隆迫近,隧道內喇叭一鳴,便使人心驚。大車中,就這台乳攝車氣質特出。於外,它同樣高壯,走蘇花要過磅,卻漆著一身粉紅,繪有花數朵,寫著「數位乳房攝影巡迴車」;於內,它柔軟易感,設備不耐震。蘇花改未開通前,乳攝車在舊蘇花公路上左迴右旋,快不得,數個顛簸,幾次車進和中部落,不知電壓不穩,抑或晃碰過久,機器故障了,只好原車折返。

事實上,乳攝車不單行於蘇花公路,它縱貫花蓮,北至和平,南達富里,迢迢一五○餘公里,平均一年出勤一百五十六場次,總里程一萬五千餘公里,足足可繞台灣十餘圈。

乳癌長居台灣女性癌症發生率首位。2010年國民健康署針對乳癌、子宮頸癌、大腸癌、口腔癌,分別以乳房X光攝影、子宮頸抹片、糞便潛血檢查、口腔黏膜檢查,推動四癌篩檢。但這台乳攝車的出現,是2013年後的事了,因受贈於一個公益基金會。

癌篩活動主要由衛生局排程,陣仗往往是這樣:一台乳攝車、一台子抹車、一台公務車,八位員工,清早從花蓮市出發。

因工作分配關係,平日我支援癌篩並不多,若有,往往在週末。我任職於醫院,多數時間卻在院外,更精確地說,是在路上。到山地鄉、到案家、到長照機構,駐診、訪視、安寧療護。日日移動,想來也算「踏」實。

第一次支援癌篩,我剛到職兩週。兩個多鐘,九點抵富里鄉衛生所。慣於西部排隊喧噪的受檢群眾,那日零星平靜的景況,讓我感到不可思議。也許是人口稀疏,復以新冠疫情,但內心更大的衝突是,如此大陣仗,僅為十來位受檢者?

困頓迷惘時就想想初衷。這些年來,乳攝車已篩出三百五十九位乳癌患者,其中確診時已是後期的比率,竟高出西部一倍。篩檢為的還是找出那少數,就算一位,百餘公里而來,也有意義。

四月天,某個多雲時陰的清早,上蘇花。那時蘇花改已開通,且不管制乳攝車通行。這段一邊巍峨一邊浩瀚的公路,我沒見著,因多數時間在隧道內。崇德,和仁,和中,一個小時後,車抵和平村衛生室,比我預想快上許多。

這是花蓮北界,隔大濁水溪,便是宜蘭縣南澳鄉。

初次的和平村,我竟有從風聞到眼見的感覺。這風聞不自書報亦不自網路,而是走過的人一字一句向我說的。

年輕時開砂石車,蘇澳到和平,每天來回兩次。那時路窄,僅能單線通行,管制站等候放行的車隊,成了公路風景之一。他技術好,遇險惡路段,會有遊覽車司機請他代駕。

「一次一千。」他說。

我感到驚歎,這故事竟出自眼前因意外截去上肢的阿公。他是居訪個案,固定更換膀胱造瘻管。我喜歡聽他講述這段人生最光榮的時歲,因他的眼神會發亮。意氣風發,最驚駭的路都開過了,人生也沒什麼要怕的了。

有次他家的電視進一段廣告,峴港五天四夜九千九百元。我問:「去過越南嗎?」

「如果能工作,我不會出國。我要回去開車。」他說得篤定。這話乍聽有些意外,但細想,與他骨裡是相稱的。

近午癌篩結束。我走在街頭,望向四方,想著他年輕時載運砂石的地方在哪?我不確定,只知眼前這條蘇花公路,就是他開了一輩子的路,賺錢撐起一個家的路。

和平村最醒目的是水泥廠,那位每三個月回診的大哥,應該就在裡頭工作;而隔著溪,對岸的澳花村,是那曾經來門診、主述久咳有痰的yaki(祖母,泰雅族語)來自的地方。

久咳,常需驗痰以排除肺結核。常規做法是分三天、留三套痰。但問題在於,yaki回澳花留痰,再來花蓮送檢,再回澳花,再來花蓮看報告,她能如此配合嗎?

距離考驗患者恆心,更考驗醫者──一次,精準,診斷定案。

事實上,開一輛乳攝車來並不算難,難的是複診率──這些篩出陽性的婦女,能配合進一步乳房超音波或放大攝影嗎?早期,特別在花蓮南區,是無此資源可就近轉介的。只能百餘公里地複診,讓一些人猶豫了,有人因此錯失治療,一段時間後,乳癌惡化。

「想到她們,我會感到難過。」凃姊說。她是癌篩組長,護理背景,1982年便來到東部服務。

有次東區健保局通知我審查爭議申覆案件。其中一件大意是:嘔心腹痛,最後診斷急性腸胃炎,過程中因安排電腦斷層遭核刪。申覆者僅提出當時觸診有反彈痛(rebound tenderness)。然而回顧初始病歷並無記載,症狀與理學檢查描述亦過於簡略,寥寥幾行字中,有行是:住蘭嶼。

為何腹痛細節沒多陳述,卻交代了居住地?我只能這麼想:痛極度主觀,小病亦能大痛,可能當時不放心,萬一是需手術的腹部急症,一旦回蘭嶼,有船、飛機及時送回嗎?

乳攝車依舊穿梭在各鄉鎮。有日開進一個太魯閣族部落。那日天晴,受檢民眾卻不踴躍。一問才知,橋那頭在殺豬。

殺豬,不是借代用語,是真真實實,開膛剖腹,鮮血淋漓地斬與剁。殺豬可低調可張揚,傳來耳際的,多帶著喜氣,可能部落裡正有婚慶、新居、金榜等事發生。

殺豬何時有不可預測,但有著節氣秩序的,卻可演算。比方割稻、拔箭筍、採文旦。農忙時誰管四癌篩檢,溫飽要緊。即使出勤避開農忙,公衛護士仍頻撥電話,回覆除了「聽說會痛」、「我身體沒事的」,常是:不好意思,在忙。

砍草,鋸樹,噴藥,這是近處的謀生;有的,翻了一山又一山,「下個月我們不在了,要去梨山包水果。」一對夫妻在山地鄉巡迴醫療中對我說。

病歷上的職業欄常需更新,一勞永逸的說法是:臨時工。

臨時,有一種不確定感。就像乳攝車出勤,天氣如何?會來多少人?達得到目標數嗎?

「你是公費醫師嗎?下鄉幾年?」有次一位民眾問我。

我頓一下,才意識到,原來這裡醫師來去,對他們來說,也有一種不確定感。

不只醫師,護理師、藥師、營養師、心理師……各職類均是。走在醫院長廊,有些人見過幾次面、說過幾次話,轉眼間,遞出辭呈,便消失了。

我以為日子久了,這種不確定感會淡化,卻愈來愈強烈。

特別是,地震。到台北開會,得和對方說,如果北迴沒斷,應能出席。

落石、坍方、只出不進、預警封路,因著餘震與豪雨,彷彿成了蘇花公路的慣用語彙。以前常和朋友說,花蓮到哪都遠,只有一個地方近:宜蘭。普悠瑪號一個鐘。但鐵公路中斷時,陸路順時針一繞,宜蘭成了最遠的地方。

於是,海運備援啟動了。因海象不適航,正式疏運已是風災後三天。船從花蓮港開,三小時抵蘇澳港。居訪的爺爺指著電視對我說:這才是花蓮的老樣子。

新聞裡的土石流吞沒公路,淹過鐵路,近乎毀滅的畫面讓人生畏。但總有人性命擺一邊,戴安全帽,開著怪手、工程車挺進現場。搶修速率其實算快。

台北花蓮恢復最快兩個多鐘。一段時間後,群組傳來訊息:因蘇花管制,核醫製劑Ga-67、Tc-99m TRODAT無法送達,檢查暫緩。前者用以偵測發炎腫瘤,後者用以鑑別巴金森氏症。原來,這些運載輻射藥劑的車,仍被管制。若從北部來,只有一條路,逆時針,單程十二小時。

有次我們到案家,案兒是計程車司機,阿美族人。他說話有種幽默感,是帶著誇飾的那種,有時讓人不知是否要當真。比如吃蝸牛,會加強語調:早晨公墓雜草堆爬的喔!很肥,抓來三杯炒一下,很好吃,你一定會吮指!

因為震後載不到遊客,他改開愛心計程車,接送長者就醫。談起近況,聊起生計,語氣裡感受不到煩惱,反倒笑說:「你們很辛苦欸,長途跋涉!」

回程中,我想著他口裡的「跋涉」,聽來總是怪,那不是用來描述早期醫療宣教士的詞嗎?跋,翻山行走;涉,徒步渡水。我既不跋山,亦無涉水,想來唯一與跋涉沾邊的,是訪視跋涉的人。

一個近午的門診,進來一位老母,八十來歲,推著輪椅上的兒,五十來歲。兒出生不久因腦膜炎,從此智力行動都受損。

「食欲差,什麼都不吃,晚上一直叫、一直拍手。」老母說。

隔週回診僅案兄來,轉述症狀已改善,但夜裡偶躁亂。我心想:他就是居家照護在找的人。於是詢問意願,同意後便問了地址。

這麼近啊!我說。但儘管距離醫院不到三百公尺,對他來說,這段路就是一場跋涉。

跋涉有時不是距離上的,而是身體上的。

健保居家醫療申請書,有個收案條件:外出就醫不便,其細項有巴氏量表小於六十分(意即失能)與疾病特性,沒有住家距離這選項。

除了疫情時服務降載,乳攝車幾乎維持每二、三天出勤一次,群組照例前日發布提醒。豐濱靜浦、卓溪石平天主堂、南安遊客中心,看著那遍布山海的路線,或許,跋涉更適合用來形容乳攝車。

有日午後大雨,鐵公路中斷,傍晚又連兩震,南下列車過不來,北上列車開不去,因明早有事,今晚得回南部。眼看月台上的時刻,誤點15分,32分,48分,終於65分後發車。此後慢慢開,站站停,臨時上下客。新自強彷彿區間車,抵高雄已逾午夜。我身心俱疲,只能感激家已到,但旁座乘客焦慮地問:還有客運嗎?他要再搭回台北,明天要上班。

那一刻我深深體認到,跋涉在花蓮,是玩真的。

五○年代後,有位榮民和其同袍,手持十字鎬搥打岩壁,鑿孔埋炸藥。點燃,整班人馬快逃,爆破,劈山。石土落定後,拿起圓鍬畚箕清出路面。就這樣,開鑿出中部橫貫公路。

彷彿歷史課本才出現的人物,竟在我眼前。收案時,他已失智症末期。年輕時任教於水璉,後來知道比天祥更深處的山裡,有群孩子無法就學。他志願過去,從此成了西寶國小創校首位教師。

安寧照護工作裡,有次我們引導小他廿歲的太魯閣族之妻,對他生命回顧。

當年,他是一步一步走上山的。妻說。

或許是職業屬性,有時回想,這塊閩南、客家、外省、原住民,幾乎各四分之一的土地上,總會遇見一些人,背後有著跋涉的影子──就醫是跋涉,謀生是跋涉,求學是跋涉,回家是跋涉。

生命是跋涉。●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