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荷蘭的藝術牆

2008/03/11 06:00

約翰.阿漢恩(John Ahearn)與雷果貝托.托爾(Rigoberto Torres)的牆壁藝術作品《黑與白》。

文.攝影◎彭怡平

很難想像一個仰賴海上國際貿易崛起於世界的蕞爾小國荷蘭,人民的熱情不僅專注於數鈔票,或在自家的後花園裡栽培鬱金香,還不忘以壁畫替後世子孫營造出充滿生命力的社群生活環境。

這個美妙經驗的獲得,多虧了荷蘭父母自年幼時期,便不斷鼓勵孩子們在公共空間裡抒發自己的情懷,以及整體社會的包容力,荷蘭人甚至毫不在意讓自家建築物的外觀徹底改頭換面,並且樂於使這個改變的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我曾在阿姆斯特丹市中心,看到某棟建築物的外牆上,畫上一條高達五層樓的七彩蟒蛇,牠那齜牙咧嘴的猙獰模樣,讓路過的行人莫不膽戰心驚;而另一棟公寓大樓外牆,則被壁畫者運用漫畫手法,表現整棟大樓遭受爆破時,石破天驚的可怖;喜愛鬥牛犬的酒吧店老闆,則在自家店門外牆上,畫下鬥牛犬的各種姿態,如荒誕不經的超人狗,剝光美女衣褲的好色狗,愛抽大麻的癮君子;而花市、妓院與夜總會等營業場所,也習慣性地以一目了然的圖畫取代硬梆梆的商業招牌。

不過,荷蘭人對於牆壁的利用遠不僅於此。在鹿特丹這座工業港都裡,藝術家們熱愛在公共空間裡展出,他們認為如此一來,不但可將藝術帶進每個人的生活,更可提升公眾的道德意識,突顯當代荷蘭社會的各種問題;如他們在公共空間裡掛著廢棄的滾筒洗衣機、針筒、萬聖節時戴的角錐形巫師帽、壓扁的鐵罐與破碎的酒瓶看板,藉此刺激市民反思消費社會的諸多面貌;藝術家甚至邀請市民一同創造,並讓他們帶回自己的成品,這也直接造成街景藝術廣為市民接受的風氣;鹿特丹市甚至開闢出兩條牆壁藝術街:「克拉姆艾爾布葛」與「克爾特納」,最具代表性的首推約翰.阿漢恩(John Ahearn)與雷果貝托.托爾(Rigoberto Torres)的《黑與白》,這件作品呈現出黑人與白人之間始終無法跨越的鴻溝,一如有閒階級與勞工階級間永恆的對立,一樣令人無奈。

荷蘭人對牆的概念與對牆的運用,使得整個國度宛如一座開放式藝廊,只要有牆的地方,就可見荷蘭人的心靈巧思,百姓對於生活藝術的熱愛,他們參與公共藝術的熱情。●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