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懷念青春的飛輪

2011/10/18 06:00

懷念青春的飛輪

◎李志銘 圖◎吳怡欣

回溯許多台灣四、五年級生的童年生活中,對俗稱「鐵馬」的腳踏車普遍都有著深刻印象:當時人民普遍窮困,鄰里街坊經常可見「小孩騎大車」駕著全身笨重而結實、後座附有載貨鐵盤的「富士霸王號」四處遛達,這幅熟悉畫面幾乎成了父母及祖父母那一代人共同成長的集體記憶,乃至於爾後更晚近出生的六年級輩如我,也都有幸能夠在這城市街道全面退讓給汽車文化之前趕搭上踩踏兩輪穿梭在大街小巷的末班單車年代。

台灣單車的傳入歷史源於日治時代,最初沿襲日語稱「自轉車」。根據「總督府」統計,1930年代台灣平均每三戶就有一輛單車,可說是早年相當普遍且重要的交通代步工具,許多當時的老照片也一再顯示商店街和「亭仔腳」隨處可見人們騎乘單車遊街購物的街頭景象。

繼之,到了戰後五、六○年代期間,腳踏車仍是台灣人最倚賴的交通工具。1956年政府率先公布「腳踏車配售辦法」,以便讓軍公教人員可分期付款購車(註)。當時每輛腳踏車一律都要申請車牌並繳納牌照稅,直到1973年,車牌的規定才被取消。同時,由於台灣自1968年開始從日本輸入大量不需掛牌的49CC機車銷售,遂使腳踏車很快即成了一種非常落伍的交通工具,昔日做為城市文明寵兒、深受時髦男女青年喜愛的單車歲月也自此走下坡,榮景不再。

青春的名字叫「風馳電掣」

儘管時間搖搖晃晃在單車的轉動中無情流逝,但那隨風逝去的歲月光景卻因單車而留下了痕跡。

「腳踏飛輪,腳踏飛輪,呀呼~呀呼~」,幾乎每個台灣六、七○年代熱愛相約結伴騎腳踏車出遊的紅男綠女想必都曾戀羨當年台語歌壇美聲女伶林英美高歌一曲〈青春的飛輪〉輕快唱道:「向前來去,無論是海角也天邊,在車上,逍遙自在,遊玩看景致……跑過風景美麗的山坑,跑過波浪輕鬆的海墘,你伴阮,合唱歌詩。」

出自早期台語歌謠作詞家葉俊麟筆下,完成灌錄於1962年的〈青春的飛輪〉乃是當時盛行以日本曲填上台語歌詞傳唱的一首混血歌,其原曲為日本流行歌謠作曲家古賀政男譜寫於1957年的昭和名歌〈青春サイクリング〉(青春自行車旅行)。無獨有偶,兩者同樣皆是以「腳踏車」為歌曲主題,從〈青春サイクリング〉到〈青春的飛輪〉除了一概描繪當地自然美景山水之外,曲詞內容也都反映了過去那個民風保守年代對自由戀愛的憧憬。

彼時用腳踩出的歲月生活總是特別難忘,青春正盛的戀人們不啻透過旅行騎單車展現愛戀的自由。

其中最讓人不自覺勾連起記憶的聲音,便屬〈青春的飛輪〉曲中反覆穿插一聲聲颯爽自在的「呀呼」、「呀呼」,每每聽來格外感覺暢快淋漓,令我不禁墜入往昔曾和夥伴們在田間小路上飆腳踏車一齊吼叫的兒時情景。雖說到了現在我還是有點搞不懂到底為什麼騎腳踏車要吼叫,但就是覺得好青春啊!想想自己目前雖還處於能夠容許荒唐的年紀,可終究仍是難以預期地朝向這世界的主流價值狂奔,或許我正該騎著腳踏車一路嘶吼過去。

記憶初期最好聽的音符

回顧過去人類發展交通工具一百年裡,從Bike到Auto-Bike,儘管彼此的名稱與形態功能不同,可它們卻都實實在在地承載起無數現代人的年少記憶。而追溯其各式車種系譜的演化歷程,也著實能夠從某種程度上看出當代社會的變遷。

在一連串追尋青春無悔的過程中,人們予以盡情盡性地飆出自身的追風節奏,很多時候卻不曾放慢腳下風火輪看看周遭的世界。而腳踏車(Bike)在這裡優於機車(Auto-Bike)的最大好處之一,即是它不僅僅能夠滿足於飆速競逐的速度欲望,同時也適宜乘著優閒心境隨處慢慢晃。在完整的速度功能上,腳踏車毋寧更恰似一個硬幣的兩面,快慢交錯,動靜相宜,成為對青春年華的全新演繹。

在力倡環保低碳理念的當下,或許是出於對過去那個溫情年代的緬懷,又或許基於高油價時代的現實考量,儘管腳踏車早已在相對較快速的汽機車流中被頻頻擠壓到邊緣,城市街道上仍不乏有腳踩雙輪通勤的台北人甘願在車陣裡歷險穿梭、險象環生。

如斯追憶一份年代久遠的偏執,幾首不知名的歌,從收音機的音箱內傳出,悶悶哼著,伴隨一陣叮叮車鈴聲自遠處踩來,沒有任何雜音,很清脆的短短數聲,這是我記憶初期聽過最好聽的音符。

小時候的長巷,總是被一串悠揚而單調的車鈴聲歡叫著的聒噪驚醒,掛著晨曦破曉前的乾爽,這聲音自遠而近,又近至遠,終至迴蕩在還一片寧靜的街巷裡,不知有多少人還記得這樣的台北清晨?

縱然每天早上七點不到,有些傳統市場或跳蚤市集攤販叫賣吆喝、摩托車引擎、腳踏車鈴聲老早便熱鬧滾滾,可相形之下絕大多數城市住民卻已不再熱衷早起,代價是延續前一晚深夜作息的補眠。

而今台北這處城市竟再也沒有能回憶的地方了,所有的回憶都拆了,所有小街小巷的美好都被新蓋起的偌高樓房淹沒。思念屬於你我的童年時光,許多深巷裡都藏有非常動聽的聲音。還記得以前住在三重埔老家一聽到巷口腳踏車鈴聲響起,便暗自猜想這是清早踏著第一縷晨光替鄰里街坊服務的送報生?還是哪戶人家騎乘代步採買外出歸來?抑或午後郵遞信差帶來一封家書情書魚雁往返?即便當時馬路上偶會夾雜著汽車的鳴笛聲,但總有一陣「叮鈴鈴」的悠揚鈴聲縈繞在我腦海中揮之不去。

因那鈴聲始終維繫著一份殷切的掛牽,無疑這是象徵期待的聲音。●

註:1960年代期間,基層公務人員月薪大約五百元左右,但一輛國產腳踏車卻要九百多元,而進口的腳踏車則要一千七百多元。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