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裙襬飛揚的日子 ──法國電影與德國劇場中的多元文化

2011/10/26 06:00

《裙襬飛揚的日子》揭露法國的教育困境和校園霸凌等問題。(光點台北/提供)

◎唐薇

《裙襬飛揚的日子》裡,柔弱女老師意外拾起手槍後變身抓狂女英雄。(光點台北/提供)

其實那條土黃色的裙子一點也不短。可是對於非洲裔和穆斯林的中學生來說,穿裙子的女性等同妓女,得不到尊重,於是以言語冒犯老師便成為男同學們共同的樂趣。法文老師索妮亞長期應付這類日常庸俗般的邪惡已是心力交瘁,緊繃的情緒張力甚至影響婚姻生活。這一天上課前她吞下一顆鎮靜劑,硬起頭皮準備帶領學生排練莫里哀的古典劇本《貴人迷》。排練的成效不彰,這群十四至十六歲的少年們誰也不鳥莫里哀。紙團滿天飛,喧譁打鬧,過度激動的教室氛圍讓索妮亞瀕臨崩潰,直到流氓學生慕沙的書包裡掉出一把手槍。慌張的索妮亞將其撿起後,從此一手掌握權威,原本柔弱慌張的女老師,此時成了抓狂女英雄,她先逼迫人質學生「認識」莫里哀,接著讓他們聆聽她語重心長的教誨:「父母為了給你們最好的環境,茹苦含辛地來到這裡,認真學習才對人生有益。」索妮亞為學生啟蒙的目標雖然始終如一,但教育的手段卻改為「以暴制暴」。這個改變出自長期受害的恐懼心理,也源於以牙還牙的暴力效應,畢竟粗暴是這個班級共同的語言,而這個由意外造成的「善意暴力」,終究還是釀造了無法控制的悲劇。

多元社會下的文化困境

《裙襬飛揚的日子》這部影片揭露的,是法國「多元文化社會」底下的教育困境和校園霸凌、性別、族群認同等問題。法國是歐盟國家中,接受外來移民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無論外來移民的絕對數量,或外來移民與本國人口的相對比例上,法國均居歐盟第二位,僅次於德國。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大量移民不斷湧入法國,為法國帶來豐沛的勞動力。他們在大城外圍如巴黎或里昂的郊區生活,住在政府為弱勢族群建造的廉價高樓裡,逐漸打造自成一格的生活圈,形成與當地文化生活並存的平行社會。如此歷程種下極不穩定的城市差距及族群隔閡,因此直到現在,法國社會都還在為這樣歪斜的社會結構付出代價。飾演索妮亞的法國女星伊莎貝.艾珍妮的父親是阿爾及利亞人,母親是德國人,她從小也在這樣困惑的環境下長大。看了這個劇本後,艾珍妮立即決定以此角色重返銀幕,想要以自身經驗給大家上一堂關於傷疤和恐懼的法文課。後來艾珍妮也因此片獲得2010年凱薩獎最佳女主角。

《裙襬飛揚的日子》的法文片名是La journee de la jupe,意思是「穿裙日」。導演尚保羅.李黎恩菲勒安排女老師在片中提出「穿裙日」的訴求,爭取尊重女性人權。李黎恩菲勒在完成劇本後曾上網訪查,看看有沒有人提倡過「穿裙日」,沒想到還真有「穿裙子運動」的存在。法國西部雷恩城的一所中學,每年都會發起長達二十一天的「穿裙子運動」,倡導給予女性尊重、愛護和理解。此運動源於一樁發生在校園的性暴力案,一名十二歲女生被一群十三至十六歲的少年輪暴。2009年3月《裙襬飛揚的日子》特地到這所中學放映,正在坐牢的犯案少年們也被邀請到現場來觀賞影片。尚保羅.李黎恩菲勒以剝洋蔥的手法,呈現驚人的現實,有學生看完影片甚至向媒體表示,電影中的狀況比現實還要真實。此片上映後引發各界的激烈討論,當然伊斯蘭團體也激動地提出抗議。

融入認同才能找到歸屬

後來這部片子到了歐盟最大移民國德國,先在ARTE電視台播映(此片也由ARTE資助拍攝),之後由目前在柏林生活的土耳其裔導演努爾康.艾普拉(Nurkan Erpulat)偕同劇本顧問閻司.西力傑(Jens Hillje)改編為劇場版,取名為《瘋狂之血》。艾普拉將焦點放大,鎖定在文化衝突與身分認同上面,對於應該碰觸的真實,採以幽默諷刺的手法,並且為教育困境與自由提出了新解,從頭到尾觀眾席的笑聲始終不斷。戲一開始,舞台上出現七名身穿運動褲和帽T的土耳其裔與阿拉伯裔少男少女,排成一字站開,各自擺出令人厭惡的耍帥動作,如麥可傑克森似地撫摸下體、吐口水和搔首弄姿等,直接挑戰觀眾的視覺神經。同樣名為索妮亞的德語老師則和艾珍妮飾演的法語老師大不相同,她既嬌小又年輕、膽怯的她卻充滿堅持,她選擇在意外造成的僵局裡力求突破,解決難題。她將懷中一大疊德國劇作家席勒的劇本《強盜》塞到學生手裡,以「理智」這個字為出發,開始矯正學生的德語口音,不厭其煩地陪著學生練習直到完全正確才願意停止。她說:「連這個字都說不清楚,誰能不把你們當猴子看?!」她接著從劇本裡挑出片段,針對內容屬性,選擇不同的學生站起來演對手戲。戲中戲讓學生深刻體會何謂尊重,何謂自由、情義和榮譽,同時他們還一齊歌唱幾首民謠,其中有一段歌詞是:「我用我的心,將我的雙手,完全奉獻給這片土地,充滿愛與生命的德意志祖國。」德國的索妮亞老師以戲劇和歌唱的方式,從美學角度啟發移民少年,讓他們明白母語和宗教並不足以完全建立身分認同,融入和認同生活環境才能找到真正的歸屬,以及──自由非無限上綱──以暴制暴終究是徒勞無功,兩敗俱傷。索妮亞引用席勒在《審美教育書簡》中的主張:「透過美才能真正走向自由」。唯有透過美育培養道德人格,才能建立和諧的社會。

從《裙襬飛揚的日子》到《瘋狂之血》,我們看得出法國與德國面對「多元文化社會」的不同態度。在全球化的浪潮底下,移民也成為台灣社會的平常現象。《裙襬飛揚的日子》和《瘋狂之血》所傳遞的是一種刻不容緩的急迫,要世人正視文化融入的重要性──當然,在投入文化融入教育之前,應先關注族群身分認同的相關議題。

■《裙襬飛揚的日子》為「禁忌的遊戲」影展選映影片之一,即日起至11月4日,在光點台北上映。《瘋狂之血》精采片段:www.youtube.com/watch?v=VyxUd_ukxFE。●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