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第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 湊陣

2011/11/28 06:00

【第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湊陣

◎吳明倫 圖◎吳怡欣

【第七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首獎】吳明倫

作者簡介:

吳明倫,1980年生於嘉義市,興大外文系、台大戲劇所畢業。現代與傳統劇本曾四度獲得教育部文藝創作獎。2009年台灣文學獎劇本金典獎得主。新作為國立國光劇團《霸王別姬──尋找失落的午後》。最近想嘗試歌仔戲編劇。

得獎感言:

這篇小說獻給黃國峻。〈湊陣〉與黃國峻〈留白〉幾乎在所有方面都是完全相反的作品,但的確是〈留白〉讓當年的我開始對當代台灣小說產生了閱讀的興趣。感謝親友們對我的包容與支持。我現在還在努力消化這個意外事件。

★★★

陳玉獅的木工小工廠還算整齊──各式手鋸、弓鋸、刨刀、鎚子、木工雕鑿工具組,以及各式機具如座式電鑽、線鋸機、小電鑽、電鋸、高速鑽等等,器具很多,所以必須要維持物歸原位的習慣。工廠中央是一張將近完工、只剩下上漆還沒完成的神桌,周圍靠牆的部分則有一些中小型的木雕作品,多是工藝、實用類型,陳玉獅的作品。其他的小件成品,或普通、或未完成、或非常拙劣,則為陳玉獅木雕教室水準不一的學員所雕。工廠後方角落附屬的木雕工作室約占地三分之一,屬於長女陳十一。陳十一的工作室相對之下相當凌亂。她有一套自己慣用的木雕工具,四散在工作桌上,一旦開始使用就不打算要收拾。沒有機器,因為都直接用父親的。

分隔工作室與工廠的是一面假牆,掛滿獎牌獎狀的那一面原本朝外,是陳玉獅用以炫耀女兒成就的方式,但陳十一不喜如此招搖,入駐後第一件事就是想把豐功偉業收起。雙方幾經交涉,最後的妥協方案是「換面」,從牆外移到牆內。只是如此一來,陳十一又不免覺得有股孤芳自賞的氣味,實在是非常困擾,很快就演變成非不得已絕不讓人進入工作室的自閉情勢。

此時就屬於這種情況。她不在桌前工作,而是指揮著兩個木材行工人用推車搬運一塊半人高的檜木木材穿越工廠送進工作室,一邊叮嚀著,「小心不要撞到神桌!」兩個年輕工人曬得黝黑,不知道是不是大學生暑假打工,她暗自讚許這年頭還有年輕人願意幹體力活真不容易。

工人們汗水透濕了的薄制服黏在腰背胸膛上,筋肉起伏與呼吸的節奏一致。

陳十一別過了眼。

還是少女的時候,這些在工廠與木材行之間來來去去、一批換過一批的陌生精壯漢子總給她強烈壓迫感,掂量著對方的體形,把人家想得很壞很邪惡。她比普通身材的女性稍微高大粗壯一些,但自忖要是打起來,無論如何是打不過的,所以只要父親一離開視線,她就無法不繃緊神經,守著逃跑路線,直到工人離去或是父親再度出現。枉費她的警覺,從來也沒發生過什麼事,倒是在丈夫的挑選上栽了個超級大跟頭,之後就完全無法純粹欣賞肌肉與力量之美了。

工人之一在問答間得知她是頭家的女兒,便開始絮絮叨叨說個不停。原來他是小妹秋分的國小同班同學,似乎是初戀對象,所以聽說過許多關於陳十一的事,還跟著親戚朋友們直呼她為「阿土」裝熟。人際關係真是麻煩,她始終不是那種會對人親切的類型。另一個工人識趣多了,在秋分的同學興高采烈地對他比畫加說明「土就是十一,懂吧?」的時候,安安靜靜地遞上收據,隨後又安安靜靜地把囉唆不完的同伴拎走。

陳玉獅領著定安宮管理委員會的吳主委來工廠,說有事要拜託「阿土師」。定安宮是地方上的庄廟,也就是信仰中心,主祀保生大帝。厝邊頭尾大家都從小認識,主委與陳玉獅是同陣頭的,更是換帖兄弟,看著陳十一從個丫頭長成大人,離家,返鄉。只要他敢開口請託,陳十一是不太可能推卻,但印象中藝術家只要扯到創作多半有很多常人不解的原則和龜毛的尊嚴問題,雖是長輩,仍謹慎地客套了半天,才勉強把「阿土師」的「師」字收回,生怕還沒提出想委任的工作前,已經一個不小心失了禮數得罪了她。

主委打開他帶來的箱子,裡頭裝滿十二婆姐陣的面具。此行的目的,是想請陳十一將這些讓陣頭成員穿戴的紙褙面具重新製作成木製的。紙製面具雖然有輕便的好處,但也相對脆弱,陣頭日曬雨淋的,再加上汗水的蹂躪,每年都會送去官田給師傅修補,但是去年那位師傅過世了,又沒有傳人,請示大道公的結果,是來找阿土。

原以為主委是想找美術系畢業的阿土做修補工作,沒想到是全新製作,而且還是用木頭,陳玉獅聽了詳情臉色一沉:改用木頭,找他不就好了?身為這個婆姐陣元老之一,原來是這樣被神明「看沒有」,寧可去委託對婆姐一知半解的現代人女兒也不找他。陳玉獅酸溜溜地直接戳破,委員會是不想傷害他感情才假傳聖旨吧。耍脾氣丟下兩人,漆神桌去了。

主委知道陳玉獅脾氣來得快去得也快,竟不去追,只顧著遊說陳十一接下這工作。等陳十一發現自己好像允諾在兩個月內交出十四副面具時,已經脫不了身了。主委不知哪來的信心,「你得過那麼多獎的人,沒問題啦!不是我在講,你離婚的正是時候,神明都算準準。」

陳十一送走了客人,馬上興師問罪。離婚的事情,到處去廣播了嗎?

陳玉獅果然早已消氣,一臉無辜地反駁,離婚為何要怕人知道?

「我又沒有怕人知道。」

「對啊,你又沒有做錯事。再說,我們這小地方,不知道才奇怪咧。」

陳十一瞪父親一眼,也不管陳玉獅正在油漆,把主委留下的原版面具擺在未漆的神桌桌面上審視,逼父親停工。指著一個嘴歪臉斜的面具問:「這個為什麼長得特別怪。小時候明明覺得婆姐們都一樣。」果然如陳玉獅所指控的,對婆姐陣懵懵懂懂。

陳玉獅瞄一眼,搖搖頭,真是小時候頭都白摸了。這是婆姐頭,總管陳大娘。其他的是二宮黃鸞娘、三宮方四娘、四宮柳蟬娘、五宮陸九娘、六宮宋愛娘、七宮林珠娘、八宮李枝娘、九宮楊瑞娘、十宮董仙娘、十一宮何鶯娘,還有十二宮彭英娘,這十二位神明救援產婦,保胎送子,是女性與兒童的守護神,所以陣頭出巡時,大家都爭著讓我們摸頭保平安呢。另外這兩個是婆姐母跟婆姐囝,他們嬤孫倆是方四娘的母親跟兒子。方四娘改嫁,古代嘛,所以不得不把拖油瓶交付給娘家的母親,不過最後方四娘一家還是團圓囉。

當然也被摸過頭的陳十一戴上方四娘的面具對陳玉獅撒嬌,怪趣。這故事好殘忍喔,阿爸。阿爸,你會幫我做面具吧?

「誰要幫你。我很忙,你自己想辦法,你是大師欸,神明指定欸,我算什麼咖。」

「怎麼這樣,跟方四娘一樣無情。」

「夭壽!不要亂講話。」

夜裡的陳家鑼鼓聲不斷,間以陳十一豪放的爆笑聲與「陳初三!加油!陳初三!加油!」陳十一與其母陳林滿在沙發上笑容滿面地看著陳玉獅爺倆。陳初三一手拿一把便宜塑膠傘,另一手拿著報紙摺成的、爛爛的扇子,賣力但很蹩腳地隨音樂踏著婆姐陣頭的基礎腳步。陳玉獅則在一旁扠著腰隨時指點,兒子的缺乏節奏感搞得他又好氣又好笑。茶几上擺著一台CD player,由陳十一負責播放與暫停音樂。陳林滿正在修改給陳初三的大紅婆姐衫,一直被陳初三分散注意力,進程緩慢。

根據傳說,臨水夫人陳靖姑收了三十六位婆姐做為手下,職司婦幼平安,十二婆姐陣理論上應該是三十六婆姐陣才對,但即使在信仰更堅定的從前,那也是太過龐大的編制,因此便以頭十二宮代表全體了。現時參與者平均年齡層相當高,要湊齊人數更是愈來愈不容易。早已成家搬出的陳初三被陳玉獅召回時,大概是這樣的情況:

「阿森他三叔公上個月出車禍有沒有,所以我們陣頭就又少一個人──」

「我不要!」

「我叫你來不是要你答應,是叫你來練習。你沒有選擇。」

「不要啦,很見笑。」

「見笑三小?你當便利商店店長是多高尚?戴上面具誰知道是你?」

「為什麼不叫大姊跳?」

「女人不行。」見陳初三和陳十一一臉不以為然,陳玉獅又說:「平常都是女人在照顧囝仔,所以要讓男人有機會去體會這種感覺。看過歌仔戲吧?看過歌仔戲的三八有冇?就像那樣走路。」

小妹陳秋分也挑在這一天夜裡回家,大老遠高跟鞋就跟鑼鼓聲唱和著。一家竟然意外地相聚了。陳秋分對於為何辭去外貿公司的職位不肯多談,只顧著跟被趕鴨子上架心情相當不爽的陳初三鬥嘴,隨後就與陳林滿的碎碎念一同上了樓。

你跟阿土這兩姊妹,長這麼大了還要父母操煩。阿土剛回來那幾天多恐怖,你阿爸偷偷跟著她三天,發現她常常去三岔路那塊空地瞪野雞,好像野雞欠她一筆債還是欠她一個尪。整個人憨神憨神,哪有人找題材是那樣子?最後你阿爸看不下去,第四天早上把她拖去工廠幫忙,還為她隔了一間工作室出來,她才慢慢恢復正常。你不要看她平常笑瞇瞇的,她喔……

陳十一默默地把音響的音量調大,但嘲笑陳初三的興致已失,沒多久就也回房去翻看她稍早從圖書館借回來的、沉重多彩的民俗藝術圖鑑書籍,比對著舊面具,動手素描,鑽進自己的世界。(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