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名家推薦書單】4之2

2012/01/25 06:00

郝譽翔

■推薦人:郝譽翔

張鐵志

■推薦書:《毛二世》唐.德里羅著,梁永安譯,寶瓶文化出版

甘耀明

孤寂而冷的人

紀大偉

在天冷的時候讀《毛二世》,再適合不過,因為要挑戰唐.德里羅,還非得要有一顆清明又冷靜的腦袋不可。他雖然號稱是美國後現代主義的大師,但可一點也不像時下流行的「後現代」,他既不諧謔,也不戲耍,更不以拆解、拼貼和浮淺為樂,相反地,他也實在太像是一尊從現代(或前現代)飄蕩而來的幽靈了,義正詞嚴,憂心忡忡,而在無深度才是王道的年代之中,獨自唱起不合時宜的高調。

駱以軍

我卻獨愛這樣的「高調」,在《毛二世》中充滿了豐富的論辯,其實並不可口,但卻十分刺激,甚至可以說是高潮迭起,我甚至覺得每翻開一頁,都彷彿是在經歷一場思想上的「衝浪」,而滔天的冰冷大浪打來,先是腦子一愣,繼而便要想盡辦法越過它,抓住那浪的波動和走向,而越過了,便是從頭到腳的暢快。這就是讀《毛二世》的快樂:理性的快樂。

我也從唐.德里羅的作品中,才彷彿真正了解何謂後現代。他總以文字提出針砭,刺破繁華的世相,道出本質上的空洞、盲目和虛無。《毛二世》以統一教的集體結婚為開場,到恐怖主義、大眾媒體,這是一個個人主義退場的時代,而世人紛紛奔走,急於尋求膜拜的對象,好依附在集體的庇蔭底下,以免受孤獨之苦。於是在這寒冷的冬日讀《毛二世》,只會覺得更冷,然而我卻耽溺其中,因為它彷彿說明了,在這個集體狂歡年代中,原來也還可以容得下一個孤寂而冷的人。

★★★

■推薦人:甘耀明

■推薦書:《食物戀》張詠捷著,野人文化出版

食物記憶體

關於食物,我確定它是記憶儲存體。不同的食材、火候、刀工與醬料,對人產生細微的記憶刻蝕作用。

《食物戀》從食物講起,最後卻勾連出記憶,關於澎湖群島民眾的生命。作者張詠捷將所有的食物打回原形,從海菜、烏豆酒、蘆黍、黑糖麵線到章魚,一一細數來歷,那不是來自菜市場或海裡撈起來那麼簡單,得從澎湖地緣說起才夠深入。事實上,《食物戀》所講的食物,有點像阿嬤蹲在巷底、端著老碗公自顧自吃,那種食物,要不是張詠捷說明,外人根本看不出苗頭。張詠捷進而談了家族情感、鄉土傳說、友情相搏,吃變成了生命情境與生命教育,肚子吃飽了,靈魂也要。

相較於現在流行的美食系列文學,《食物戀》介紹了樸實的澎湖軼事,台灣島的人無緣碰觸那種食材。但是,我們看多了異國食譜,有多少人按圖索驥。不過,有點我可以確定的是,要是我們過年回家從老祖母的冰箱拼拼湊湊,絕對可以搞出一道充滿驚豔與傳說的家常菜。所以囉,食物有記憶的,如果我們在過年餐桌上隨便帶過,他們會在大家的腸胃裡耍脾氣的。好好善待自己家族的食物,這是《食物戀》給我的啟示。

★★★

■推薦人:駱以軍

■推薦書:《私家偵探》紀蔚然著,印刻出版

冷伯的謎戲

不改這位博學卻嬉弄語言其愚蠢、裝腔作勢、處處破綻、權力交涉之複雜性的戲劇大師之本色。不細看是一中規中矩,台北市地圖版的「連環套」流浪漢(業餘偵探)的推理謎戲。但閱讀過程卻無法不被這位「冷伯」那虛無、自嘲、對媚俗鬱忿、迷惑的當下台灣雜駁話語地層所擠壓的滑稽、荒唐、調弄給逗得一路大笑。台灣這些年不乏引介進譬如錢德勒、卜洛克,這樣大師級直探現代人虛無本質,或罪隱蔽在現代性城市卡夫卡迷宮的推理經典。這本書卻是本土創作第一次在閱讀時,給予推理迷一種高級拆解犯罪懸念與動機(人心之奇異形狀)解謎的智性激爽,主要還是在這樣的戲中戲、局中局的類型小說實驗中,一種台北典型知識分子的「疾病的隱喻」: 恐慌、犬儒、惘惘的憤鬱、不知如何對錯身而過的他人建立親密或信任關係。作者亦諧亦謔的偽「私小說」成為那個蹩腳的業餘偵探,在翻尋案件的蛛絲馬跡間,彷彿讓我們也經歷了一次對這座城市的,某種陌生卻又親近的貼身勘探。

★★★

■推薦人:張鐵志

■推薦書:《崩世代:財團化、貧窮化、少子女化的危機》林宗弘等著,台灣勞工陣線出版

公民教育一種

這是當前台灣最迫切需要的書。

理由之一,我們正在面對工作的崩壞、國家財政的崩壞、社會正義的崩壞。

眼前的社會現實是貧富不均創新高、失業率創新高、工作貧窮族和非典型工作迅速增加,少子女化、但是政府卻不斷對富人與財團減稅,因此讓年輕世代背負著巨大的國家債務。看完這本書,你可能會嚇出一身冷汗。

更讓人惶恐的是,政治人物們彷彿當這一切都不存在,繼續困在他們的口水或者自high中。

理由之二,台灣出版市場一直很缺乏對現實政治經濟分析的著作,以致我們對現實政治有許多的「意見」,卻少有深入的「知識」,所以名嘴們以為他們可以呼攏我們,政治人物們以為他們可以任意操控選民。《崩世代》這樣的書因此是一種公民教育。尤其他們不只是分析政治經濟問題,也破除許多意識型態迷思如減稅救經濟,並強調「創新福利國」做為一種解決方案。

這是所有總統候選人,以及我所有公民都該閱讀的書。

★★★

■推薦人:紀大偉

■推薦書:《大債時代:第一本看懂全球債務危機的書》約翰.蘭徹斯特著,林茂昌譯,早安財經出版

認識黑暗世界

我常看經濟書或理財書,倒不是因為我有閒錢或力氣跟人炒作短線,而是因為我深切體會長線(非短線)的經濟環境絕對影響到文學創作者和研究者。閱讀這本書的過程讓我聯想到我在美國目睹的怪現狀:獨立書店一家一家消失,後來就連連鎖書店和唱片行也開始倒閉。而我回台之後,又驚覺台灣出版界和書店在叫苦連連的情況下仍然展現傲人的生機。經濟活動就在文本之內,也在文本之外。

這本書讀起來剛好很像小說。原來,對待金錢的態度跟撰寫小說的態度很像:收益愈大,風險就愈大。腳踏實地一塊一塊存錢,和一個字一個字地寫小說,看起來穩紮穩打,卻可能不會帶來太多驚喜,也可能在世局劇烈變動中(如通膨)而吃虧。有時候寫小說和投資就是需要瘋狂奇想:需要賭博般的大破大立,把手上死握的現金/文字儘量刪除、擲出、挪移出境,想像一個固定收入/固定文字模式之「外」的異空間。祭出奇招的小說寫作者可能寫出奇葩,但更常寫出不值一讀的災難;奇招肥了某些投資客,但拖垮各大經濟體系。文學創作和投資市場都充滿讓人腎膽滋生結石的黑暗面。愛書人或許不必介入這種黑暗世界,卻該認識它的存在。

我們並不能完全只在文學裡面安身立命,也該看看文本的外界。天真時代已經逝去。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