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說書.Speaking of Books】 古董書與新科技

2012/09/09 06:00

由Peter Newell 替 1901年版《愛麗絲夢遊仙境》所做的插畫。

文.圖片提供◎鍾芳玲

《愛麗絲夢遊仙境》原始手稿,插圖就是來自作者路易斯.卡羅之手。

編輯室報告:

由John Tenniel替 1866年版《愛麗絲夢遊仙境》所做的插畫。

數位年代降臨,網路改變當代生活,閱讀一事,又如何僅止於書頁間的翻動?熟稔書店風景、鍾情古籍與珍貴舊書的作家鍾芳玲,分享自身進出數位圖書館的經驗,並以此文紀念電子書之父、古登堡計畫創辦人麥克.哈特(Michael Hart,1947-2011)逝世一週年。

《愛麗絲夢遊仙境》原始手稿,從封面可看出,他早先將此書命名為《Alice’s Adventures Under Ground》,直譯為《愛麗絲地下探險記》。

★★★

被譽為電子書之父的「古登堡計畫」創始人麥克.哈特於去年9月逝世。(Courtesy of Brewster Kahle)

想起早年寫文章或演講常需使用很多第一手資料,往往為了要查看某些書的特定版本或書的裝訂,我得到一些圖書館的特藏區親自翻閱,有時甚至要跨州或跨國,運氣若不好,碰到一些刁難的圖書館(員),真會讓人恨得咬牙切齒。然而隨著科技的長足進步,這些年來有愈來愈多的圖書館、企業、機構加入紙本書數位化的行列,許多年代久遠、版權過了保障年限而成為公共財產的書籍,都已經被逐頁掃描或拍攝放在網上,讀者可以自由地在電腦上以許多不同的格式瀏覽,甚至還可以針對不同的閱讀器下載,實在非常方便。

麥克.哈特(左)與布魯斯特.柯爾因積極建立免費電子圖書館而成為摯友。(Courtesy of Brewster Kahle)

「古登堡計畫」歷史悠久

「互聯網檔案」在六個國家共設二十一個掃描中心,每天平均掃描一千本書,其網站已有超過三百四十萬冊的書。(Image courtesy of Internet Archive)

而今若想知道路易斯.卡羅(Lewis Carroll)的原著、插畫家約翰.田紐(John Tenniel)繪製的《愛麗絲夢遊仙境》(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的最早印刷版本是什麼樣貌,我不必搭飛機、不必出門,透過網路就能得到解答;我同樣也能看到其他插畫家如Peter Newell、Bessie Pease、Gordon Robinson、Willy Pogany分別在1901年、1907年、1916年與1929年所繪的版本;我甚至不必進大英圖書館,就能欣賞作者路易斯.卡羅1864年完成的手稿和親繪的原始插圖,這還是他送給故事靈感來源的真實女主角愛麗絲的耶誕禮物呢!看見他自己畫的長脖子愛麗絲,比起後來的詮釋者都要誇張至極,實在太有趣了。

奧利佛.本恩1847年的著作《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前六卷》以簡潔的線條與紅黃藍黑色塊構圖,啟發了許多設計師與藝術家。圖中所示為2010年出版的復刻本。

除了閱讀文圖以外,我若是想聽聽人聲朗誦這本書,一樣能上網直接收聽,若是不喜歡某人的聲音,還可以換另一個朗讀者。信不信?到librivox.org這個完全由義工主導的免費有聲書網站上,我至少就有六個選擇呢!如此好事,對於無法閱讀書籍的盲人和視力不佳者,更是一大福祉。總說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但網路世界,還真讓人覺得天下不僅有白吃的午餐,還附帶早餐、晚餐呢!

以舊金山為基地的非營利性組織「互聯網檔案」,旨在建立一個永久的龐大數位檔案中心,儲藏所有數位化的資料,讓大眾無條件免費閱讀。

提供免費「餐點」的數位圖書館可不少,例如有悠久歷史的「古登堡計畫」(Project Gutenberg),目前已有超過三十萬筆的電子書。創辦人麥克.哈特(Michael Hart)1971年就開始把古籍數位化並且免費讓人閱讀與下載,早期的電子書都是他一個字、一個字敲鍵盤輸入存檔的,據稱到1987年為止,他共輸入了三百多本書,電子書的創先者非他莫屬,許多人因為受到哈特的精神感召而自願加入「古登堡計畫」幫忙,這個世界最悠久的數位圖書館完全是靠義工所建立和維繫的,日後許多網路上的自發團體,例如眾所皆知的維基百科(Wikipedia)或前述的librivox.org,以及以下要介紹的一些組織,相信也都受到哈特的啟發。哈特與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去世的時間相隔一個月,但是多數人根本不識前者,對我而言,就胸襟與理念而言,哈特比賈伯斯更值得人們敬佩。

專精把珍貴古籍與文件數位化的君潔女士,在工作室操作與電腦相連的專業攝影機。

盡情優遊數位圖書館

19世紀初法國畫家皮埃爾.約瑟夫.勒杜泰出版的版畫集《玫瑰》,手工上色,歷經兩百年還是色澤瑰麗、栩栩如生。(Image courtesy of Octavo Corp. and Library of Congress)

Google Books可能是一般人所熟知者,他們據稱迄今已數位化二千萬冊書,但僅有超出版權年限者的內容是完全免費開放,多數書仍在版權保護下,讀者只能受限預覽幾行或幾頁的內容,然後被導引去其他網站購書,讀者若因此購書,Google自然會抽成,這固然可說是一種服務,但也是一門生意,他們用此平台做為廣告與生財的工具,畢竟他們還是一個商業組織。不少人不滿Google對許多版權不明之書的處理,他們也擔憂企業體如Google會壟斷書籍數位化。然而全球還是出現了許多團體與機構分別建立數位圖書館,以期讓大眾能接收完全開放且免費的知識管道。例如以數位化多語言童書為主的「國際兒童電子圖書館」(The 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igital Library);由英、美十二個自然史與植物學圖書館聯盟的「生物多樣性遺產圖書館」(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以數位化他們所擁有的生物多樣性圖書與文獻為主;由歐盟委員會贊助的電子圖書館,其網站(Europeana.eu)的兩千萬筆資料(包含書籍、繪畫、照片、影片等)來自一千五百個單位。至於世界知名圖書館如美國國會圖書館、法國國家圖書館、大英圖書館等,自然也都將他們的館藏數位化。

在所有的數位圖書館中,我最常使用的是「互聯網檔案」(Internet Archive)的網站archive.org,因為速度快、種類多、操作又容易。「互聯網檔案」是布魯斯特.柯爾(Brewster Kahle)在1996年所創立的非營利組織,柯爾為麻省理工學院(MIT)電機系的畢業生,主修人工智能,他企圖建立一個永久的龐大數位檔案中心,儲藏所有數位化的數據(包括文圖、音樂、影像、縮微膠片,甚至不斷推陳出新的軟體、網頁等),並讓大眾能無條件免費的閱讀、存取、搜尋與打印,書籍數位化自然是「互聯網檔案」不可或缺的一項。以數位圖書館員自居的柯爾,不同於哈特完全採取義工制的方式經營電子圖書館,他出資聘請一批人大量掃描一些具公共版權(或作者自動提供版權)的書籍放在網站上,在六個國家共設二十一個掃描中心,每天平均掃描一千本書。「互聯網檔案」同時也與其他單位結盟、串連,把許多資料庫整合在一起,成了「圖書館中的圖書館」,此網站已有超過三百四十萬筆(2012年6月數據)電子書供人使用,屬於目前世界最大的電子圖書館之一。

看似對立的新舊之間

另一個我很喜歡的網站是rarebookroom.org,這是由世界知名的軟體公司Adobe創辦人約翰.瓦納克(John Warnock)所建立的,瓦納克自己也是藏書家,在1997年曾成立了一個公司Octavo(Octavo意為八開本),將各路專家組合一起,選擇高品質的古籍數位化,並壓成CD片出售,其中包括了1623年首度出版的莎士比亞劇本全集、1704年牛頓的《光學》、1543年哥白尼的《天體運行論》、1455年在古登堡首部印製的拉丁文《聖經》等重要經典。一些數百年前手工上色的花鳥繪本,更是色澤瑰麗、栩栩如生,讓人看了怦然心動。

Octavo由於完成了階段性任務,在2005年時停止了古籍數位化的營運,但他們製作出的高質量電子書還是廣為流傳,讀者仍能從原有的網路上購買。此外,為了推廣對古書之愛,富裕且慷慨的瓦納克還將Octavo過去多年數位拍攝的所有古籍影像(約四百冊,其中約三百冊並未製作成光盤),全數放在一個新闢的網站(rarebookroom.org)上,開放給大眾免費欣賞,每一頁影像的解析度雖然不像CD片中那麼高,但已相當好,放大到整個電腦屏幕也不模糊,多數網站上的畫質都沒有他們的清晰。

曾在Octavo任要職八年的君潔女士(E.M.Ginger),在公司結束後自立門戶開工作室「四十二行」(42-line.com,「四十二行」一詞取自古登堡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最早生產的《聖經》,因為每頁平均四十二行文字,又稱為「四十二行聖經」),專門提供高質量的數位服務,一些中小型圖書館特藏區、藏書家或古書商都與她合作,例如舊金山大學格力森圖書館(Gleeson Library, University of San Francisco) 的古書部門,衛斯理學院(Wellesley College)特藏區。英美一流的古書商約翰.溫鐸(John Windle, Bookseller)也委請君潔製作電子版的目錄;以出版藝術書著名的德國出版社TASCHEN則經由「四十二行」的服務,把古籍數位化成電子書,再由電子書輸出成為復刻版的實體書,其中包括1847年愛爾蘭數學家、土木工程師奧利佛.本恩(Oliver Byrne)的著作《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前六卷》(The First Six Books of the Elements of Euclid),本恩以紅藍黃黑四色來詮釋歐氏的幾何,讓這本數學參考書深具高度的美學價值,設計師、藝術家、建築師如包浩斯學派、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等,都受到此書的啟發;如今一本原版的《歐》書市場價少說要上萬美金,而精裝的復刻版才六十美元,此書的原版由古書商溫鐸所提供;高科技與古董書這兩種看似對立的範疇領域,其實已是密不可分。

無論是免費或付費、無論是古書或新書,我們閱讀數位版的管道不僅多且便利,但大家的時間與精力卻又極為有限,面對一堆良莠不齊的書(電子書、紙本書),如何在質與量上都有令人滿意的收穫,成了我們在新世代所面臨的另一大課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