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注視新倫理的誕生 - 第九屆林榮三文學獎.短篇小說獎決審會議紀錄 (2之1)

2013/12/02 06:00

短篇小說獎決審會議現場。

時間:2013年10月17日下午2時半

圖◎歐笠嵬

地點:《自由時報》二樓會議室

決審委員:平路、郭強生、陳雨航、陳芳明、廖輝英(依姓氏筆畫排列)

記錄◎楊媛婷 攝影◎陳奕全 圖◎歐笠嵬

★★★

會議開始,林榮三文化公益基金會執行長蔡素芬報告收件情形,本屆共收到三四一篇來稿,由何致和、吳鈞堯、黃崇凱、黃麗群、陳雪、鄭栗兒等六位委員分三組進行初審,選出三十四篇進入複審。再由複審委員王聰威、伍軒宏、林黛嫚選出十二篇作品進入決審。決審委員公推陳芳明為主席,五位評審針對作品發表整體看法與評審重點。

郭強生:過去寫作者常常很在乎表現技巧,習慣借用他人,一會兒是赫拉巴爾,或又加上一點黑格爾,而非藉由創作探問台灣發展中的新價值觀,進行思辨。然而就像黃春明在鄉土文學的地位,並非因其技巧卓越,而是寫出未曾被書寫的現實,今年的參賽作品,技巧或許沒有很好,卻有思辨的意願,讓我看見一個轉向,我將它定義為:島上族群如何發展出新的倫理。老實說,台灣近六十年來可稱得上「風調雨順」,於是很多年輕寫作者常問:要寫什麼?有趣之處也在於台灣雖小,卻有這麼多不同族群密切共存。凝聚現實社會,才是台灣文學的生命力之所在。過往熟練於技巧的文學獎「盛世」,其實無法支撐台灣文學的未來。我希望那個時代過去。因此很需要有這樣一個文學獎,來讓我們看到其中的變化。

廖輝英:這十二篇中,有幾篇都寫同性題材:〈養狗指南〉、〈完美的一天〉、〈紅目灰太郎〉,其性別狀態、性別相處時的角力,和過去已不同。讀起來甚至比異性題材的書寫還特出。也許今日台灣,異性的相處已經到了一種混亂的狀態。但這一批作品中的台灣女人,都充滿生氣、具野放味道。其中我想特別提出語言的部分,比方〈女神卡卡〉的文字,過於隨心所欲,就算會講台灣話的人也未必讀得懂,雖然半夜讀稿拍案叫絕,但又覺得字的用法應該要更約定俗成一點。我第一次評審此獎,確實沒有那種「很隔」的感覺,因為寫作者不會模仿誰以迎合評審。作品活力充沛,讀起來很喜歡,覺得台灣充滿希望。

平路:這個文學獎必然做了很對的決定,或是經由這些年的累積,有了隱隱然正確的方向,因此可以讀出本屆作品質地出奇地好,令人感到歡欣、驚豔。其生猛的語言、奇幻的想像,與台灣社會現實的貼近,包括軍中人權問題亦巧妙浮現,相當難得。另方面,文字耐讀程度很高,不像以往看文學獎作品,必須倚靠各種離奇血腥的事件來推動情節,語言的細膩度便足以承載那些浮蕩在心裡的激烈情感,距離和分寸的拿捏極好,完全不需要炫技。身為評審,有一種豐收的心情。

陳雨航:與去年相較,我喜歡今年的作品多一點。本屆作品有兩大特點,其一是語言。我也同意有些作品語言非常草莽有活力,但對讀者的溝通,有時會出現問題。現今因並無約定俗成的用法,只要在小說裡寫到閩南語或客語,大概都避免不了這類問題。另外則是家庭關係的著墨。紀大偉談陳雪《迷宮中的戀人》曾有個說法,忘了原文如何,用我的話來複述:從文學上來看,同性戀議題已從戰鬥姿態退位,成為日常。當然,在社會上,它的戰鬥才正要開始。本屆有三篇作品可以看出這樣的痕跡。至於過去我們常在小說裡看到家庭的崩壞,壞人通常是爸爸,這次也有。文學裡的父親,很容易是這種形象,而這與剛提到的同性戀題材的家庭關係,似乎有點對比。

陳芳明:我們的文學已經到了重新盤整的時候──過去可以套用後現代、後殖民去詮釋文學獎作品,但時代漸漸改變,比方過去寫同性戀,是爭取認同,現在則已是我們公認有這樣一種感情存在。還有一個較深的感觸:台灣社會的老齡化,藉由家庭的感情被寫出來。現今文學創作者其實非常貼近社會轉變的脈動,像在拍紀錄片,因此閱讀時不感覺炫耀技巧。至於語言問題,還是略有規範較好,我剛和雨航聊,〈女神卡卡〉完全就像卡拉OK式的台語,以台語發音、國語造字,做為一個在家說台語的人,連我讀起來都有點辛苦。此外,台灣社會很多議題,都已反應於這批作品,這些參賽者應該很敏感,察覺到整個文學生態與美學表演已有新的轉變,改而採取平實的寫作。大部分作品讀起來都是滿有喜悅感的。

經評審協商,決議首輪投票,不分名次,各圈選四篇,結果為:

三票作品

〈養狗指南〉(平路、郭強生、廖輝英)

〈兩棲作戰太空鼠〉(平路、陳雨航、廖輝英)

二票作品

〈女朋友〉(陳芳明、郭強生)

〈完美的一天〉(陳芳明、郭強生)

〈牽手〉(平路、廖輝英)

〈雞母會啼〉(陳芳明、陳雨航)

〈出口的祕密〉(平路、陳芳明)

一票作品

〈女神卡卡〉(陳雨航)

〈他們都去過羅斯威爾〉(廖輝英)

〈沒有林思凡嗎?〉(陳雨航)

〈汽車旅館〉(郭強生)

○票作品

〈紅目灰太郎〉

未獲票作品不列入討論,接下來評審針對獲得一票以上作品進行討論。

一票作品

〈女神卡卡〉

陳雨航:喜愛它讀來生猛有力,但可放棄。

郭強生:這篇最大的問題其實非台語的用詞遣字,而是通篇思緒混亂,結尾驟然結束,欠缺結構的完整。

〈他們都去過羅斯威爾〉

廖輝英:這篇雖讀得出是成年人描寫國中生的作品,但將國中生的思緒與生活感掌握得很好。每個角色都是孤單的:主角與同學共許的承諾被背叛而感到孤獨;被主角跟蹤的大姊姊是孤單的;主角的外婆記誦每個山佳人的出生細節,當做聊天談資,可知她也是孤單的;國慶日連假時,即使主角想念母親,也要她不用特地回來,可知他是位孤單又渴愛的小孩。題目也訂得有意思,對少年而言,台北迷幻又神祕,如同傳說中外星人降臨的羅斯威爾一般。

郭強生:問題就在於成人裝小孩的口氣裝得不太像,閱讀起來感到尷尬,文中國中生也過於天真,現在的國中生應是很成熟的。

陳芳明:情節太超現實,文中的國中生居然可以從早待到晚,僅為等候在台北一○一工作的大姊姊?單純的思慕能使國中生如此有耐性?我存疑。

陳雨航:山佳位於樹林附近,文中設定山佳的國中生從沒到過台北過於牽強。卅年前我在三峽任教,當時班上同學有些都已去過台北,或許卅年前還有可能有如此情事,現在應該不可能。

陳芳明:這篇作品的漏洞就是把地點設定在山佳,離台北過近,又因故事設定是須搭乘火車當天往返,可知其選擇山佳是為了讓故事變得可能,卻成為失誤。

〈沒有林思凡嗎?〉

陳雨航:本作可分成兩部分:一是主角的過去、家庭、父母;另一個是被感情詐騙的許桑,這幾個人彼此互文,闡述青春之愁使人盲目,如文中被感情詐騙的許桑,被騙仍心甘情願,令人想起日前一女博士宣稱與CIA局長相戀,最近還出書挺這個假戀人,本篇亦呼應社會常發生的感情詐欺。

廖輝英:這篇描繪父母相親的情節,不符文中時代背景。另外這對姊妹的感情也奇特,彷彿將姊妹描繪成想置對方於死地的仇人一般。

郭強生:此篇有點流於台灣式的連續劇,尤其相親方式彷彿停格在清朝。

平路:文中阿姨的感情路其實一路上都是陰錯陽差,但是作者的問題是劇情鋪陳欠缺合理性。

陳芳明:題目是〈沒有林思凡嗎?〉,做為讀者第一反應,即去尋找林思凡這條線索,但作者卻未將該條主線掌握得很好。

郭強生:作者想把三個被騙的故事串在一起,卻過於鬆懈。

〈汽車旅館〉

郭強生:這篇作品的元素有中輟生、遊民,乍看又將落入主題的「政治正確」,但作者並非持傳統悲情視角看待這群人,而用小孩的目光挖掘工人生活的小趣味,可知作者並非平面地碰觸階級跟弱勢的議題。讀來感動的是,這小孩並非物質匱乏,而是缺少生活實感,這些工人、遊民讓他接觸到生活。

平路:作者選擇的視角與題材的碰撞是有趣的,不過作者選擇的「政治正確」是另一種──為突顯題材,文中模範夫妻般的父母就如樣板,與孩子疏離而無親情的交流,反面教材寫得過於直接。末尾小孩的感悟發生得過於快速,缺乏情緒轉折。

郭強生:結尾是蘊含童話況味的寫法,文中的幸福非大團圓或大和解,而是這小孩生命得到圓滿。

廖輝英:這篇的孩童對社會應是憤恨的,從他罵「操你媽的屄」即可知,但這憤怒兒童經過原住民的工人開導後,態度竟整個翻轉,缺少轉折,流於樣本化。

陳芳明:一個在溫室裡成長、備受呵護的十三歲小孩會跟人打架滋事,較難以說服我。

陳雨航:作者在文中安排原住民的對話實在不太像原住民的真實口氣,角色對話的情緒都很強烈直接。

二票作品

〈女朋友〉

郭強生:這篇讀來有由衷的感動,情節真實性高,可看到一個父親在外頭的女人,如何一步步與其外遇對象的家人相處,乍看平鋪直敘,但其實一層一層精心剪裁。這樣的女人在台灣社會很多,一般小說會直接定義她們為「小三」,作者卻不以刻板印象處理。它提醒了我們,到底該如何看待這樣不能列在族譜裡面的角色?女兒用抱歉的口吻敘述,所持的是半現代、半傳統的角度,作者將此議題丟出,讓人讀見父母傳統、子女現代的關係,如何被重新詮釋。我給它很高的評價。

廖輝英:因為文中父親的妻子已過世,這個「小三」,更正確來說應是爸爸的情人。小說裡女兒對爸爸女友心境的轉折:從原本有點排斥,後來卻想利用她照顧自己父親、又說不出口,那種人性自私的描繪,處理得相當好。最大缺點是東西太散、太鬆了,若再集中些,應可更為精進。

陳芳明:文風雖平淡,情節卻是可能存在的人之常情。這類的特殊倫理關係,或可視為台灣戰後的「裡歷史」。作品確實寫得很散,無技巧可言,但平實就是一種力量。

平路:我也很喜歡這篇,並不認為技巧會有太大問題,作者是很好的寫手,是會說故事的人。我沒圈選這篇的原因,是認為這應屬長篇小說的題材,硬濃縮成一萬多字的短篇小說,節奏會有問題,亦即時間感始終停在一點,對父親女友的感覺亦暫停在一個腔調。

郭強生:回應平路的疑問,對於父親外面的女人,子女容易下意識排斥,因此對其印象就會停在某點上,我覺得這題材反而很適合以短篇小說處理。

平路:我感覺女生較細膩,即使排拒,也會多加觀察?

郭強生:我卻覺得兒子會以同為男性的角度體諒父親,女兒反因戀父情結而對父親的女人有一定的敵意。另外,文中女兒不只是敘述工具,她性格非常複雜,一個女生沒有愛情、婚姻,對很多事自以為了解,但婚姻一事,是得真正進入婚姻後,才能有所感悟,這點出了女兒的死罩門,並對照出父女之間,愛情觀與婚姻觀的差異。

陳雨航:我還滿喜愛這篇,因第三者常是做為反面角色出現,比較特殊的是這個高齡的父親女友形象是正面的,情節亦合情合理。

〈完美的一天〉

陳芳明:作者誠實地描繪縱使愛一個人再久,也希望有自己的空間與時間,題目訂為「完美的一天」,反諷生活並非完美,但若僅從外頭窺之似乎是完美的。作者善用比喻,企圖以迷迭香的氣味喚醒昏迷的男友。原來愛情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解釋,同性的情誼也能如此自然,彷彿一篇美麗的散文。不過既以迷迭香為引,文中解釋記憶受傷的段落,讀來感到唐突、費解。

廖輝英:這篇我本來也想圈選。文中描述伴侶彼此長久生活後存在的壓力,如生氣也無法直接向對方宣洩情緒,或當鄰居大嬸探問他們的關係時,主角正面迎戰鄰居的眼光,但其男友卻選擇閃躲的態度,將兩人生活相處描寫得很好。

郭強生:這次書寫同志題材的作品,明顯與過去寫情欲、身體,或嗑藥相異,同志走到今天要面對的是怎麼跟人生活的課題。現在的同志,在十八歲到三十五歲的階段常在尋找自我定位。文中主角明顯是卅歲以上的同志,參與過同志運動、讀書會,經歷朋友因愛滋過世,重新學習如何跟人生活,這樣的書寫是我初次在同志文學裡讀到的,心中感動無法言喻。另外本作也是這批作品文字最好的一篇,主角為了替男友治病,研究芳香療法,筆法類於吳爾芙《達洛威夫人》,隨著劇情進展,周圍訊息不斷流入,如迷迭香的芳療知識、生活點滴,有點意識流,勾勒出一個年過卅歲的同志,如何學習愛人、照顧人,作者掌握得很好。

平路:我同意這篇是文字最好的,非常耐讀,對照出青春跟衰老。不過部分地方可以改進,如描繪主角年輕時本是閱讀羅蘭.巴特作品的文青,到一度完全不碰書,之後又受到書店的吸引,情節轉折過於戲劇化……不過這篇確實將短篇小說的體裁掌握得很傑出,配角也活靈活現,是厲害的寫手。(待續)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