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書籍精品化時代如何可能

2015/06/09 06:00

◎林德俊

1995年我剛踏進大學校門,網際網路正開始普及,紙媒及出版業危機感深重。出版寒冬早在二十年前便已到來,只不過近幾年圖書產值急陡坡探底。書籍產業的上(出版)、中(發行)、下游(書店)及扮演管理輔導角色的文化公部門,研擬各種措施救亡圖存,「推動閱讀」是有效作為,扎根閱讀教育、鼓吹讀書會文化、落實圖書館功能、支持社區書店……讓各階層民眾養成閱讀習慣,鞏固讀書人口,書就不會消失。至於書的形式該是紙本或數位,不妨彈性看待,容易過期的資訊性內容讓電子書去承載,知識性或值得久藏的文本,就讓實體書以質感化的排版印刷和裝幀美學去表現。

做為一家小型書店/藝文空間的經營者,我對於書的命運並不悲觀,一天賣幾本書和幾杯咖啡勉力維持生計,與客人聊幾句閱讀與生活的話題,內心便感到豐足踏實──原來,這時代,仍有不少人到書本裡尋求實用知識、心靈療癒和文字美感。讀書向來是質化而非量化的過程,讀得好比讀得多更重要,質是量的前提,我們除了努力挽救圖書「銷售量」,更須在圖書「出版質」上下工夫。紙愈來愈珍貴,出版一本書的成本勢必提高,當「閱讀」有了更多競逐選項(影音文本和網路社群上的文字),讀者更挑剔,你得端出更精美實在、內外兼修的「一本書」來說服他們打開荷包。

改善書籍產業的體質,應在銷售端建立「合理價格」的觀念,一分錢一分貨。如果一位作家花一年專心寫一本書,出版社認真編輯,考量行銷、通路成本,一本書該賣多少錢?若以銷售收益百分之十的版稅計算,一本三百頁的書賣三百元(單價),每賣出一本便回饋作家三十元,當這本書賣了三千本(銷量),作家得到版稅九萬元(單價×銷量×百分之十),是否足夠支應他一年的生活基本開銷?當書籍內容的主要創造者──作家,長期未能獲得應有待遇,你如何期待他不斷產出好作品?同樣的邏輯,也可套用在編輯身上,成就一本好書,編輯扮演的角色不亞於作者,你可知一位編輯花多少時間投注專業和心力編成一本書,他是否獲得應有待遇?

在一片挽救書市的聲浪中,「書的品質」是被嚴重忽略的議題面向,處於書籍產業上游的作家和編輯,長年以來其貢獻和待遇的不相稱,近乎被剝削狀態,文化公部門是否正視過這個問題,並採取具體有效的應對之道?

做為一個書店老闆,我所能做的是,在銷售端「正視」一本書的價值,原價賣書不打折,並期待未來的書價能慢慢調升,將收益確實回饋給產製者,讓他們有更好的條件寫書編書。開卷有益,好書無價,在我書店架上的每一本書,即便把版權頁上的訂價乘以二,都還便宜了讀者吧。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