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編圖書館 金閣寺之美

2016/03/19 06:00

@春江

去年初夏,我跟團暢遊日本京都,來到名聞遐邇的金閣寺,百聞不如一見,美麗輝煌的千年古剎,從過去滿腦子的圖片印象中,終於真實地呈現在眼前,寺,靜靜的,把喧囂的遊客屏棄在鏡池湖邊之外,一時間我簡直啞口無言。

線條完美的古廟,除了實體的結構,還不能錯過湖面的樓閣倒影,虛實並生,共存共榮。到訪那天雖沒有晴日,只有風雨欲來的烏雲,但鍍金的外觀仍兀自閃耀她的光芒。襯托金閣之美的,還有占地廣大的庭園,林木扶疏,石階滿布,松樹的枝椏恣意向天空伸展,處處有禪意。

跟朋友說,我看過大名鼎鼎的金閣寺了,她沒去過日本,卻回我她很早以前就看過了,原來她說的是三島由紀夫的小說《金閣寺》,於是後來我也找來翻讀。

三島的創作靈感,來自於1950年一位精神異常的年輕僧侶火燒金閣的真實事件,縱火被捕後,他說:「我嫉妒金閣的美,所以放火燒了它。」據說此書付梓之前,友人告訴三島,不要寫第十章火燒金閣寺好不好,三島說:「不寫的話,就好像做愛做到一半,對身體健康有害。」可見作者對結局的安排心意已堅。

作為一本犯罪小說,在劇情的敘述之外,很多地方我其實是似懂非懂的,尤其是哲學層面的論述。男主角是個和尚,貌醜體弱,父早逝,母貧賤,師父庸俗而冷漠,加上天生患有嚴重的口吃,失去語言如同失去與外界的連結,深深沉浸在自我的存在之中。名叫溝口的這位主角,從小時候起,父親就常告訴他:「世上沒有比金閣更美的東西了。」除金閣之外,對任何事物都很生疏的溝口,對於美的追求,美的幻想,反而使他被美的觀念所束縛,因而隔絕了現實人生。

溝口的腦海開始翻騰,把黑暗思想徹底昇華為動人哲理:「金閣和人類的存在顯示出明顯的對比,一方面由於人體容易毀滅,反而浮現永生的幻影;而金閣由於它不壞的美感,反而露出毀滅的可能性。」所以他期待巨大的毀滅,徹頭徹尾的破壞,將金閣的不朽改為可滅性,世界的意義也將隨之改變。而且,溝口堅信,使世界改變的絕不是認識,而是行為,他醞釀多時,反思許久,終於在下著濛濛細雨的夜晚,他再也看不到金閣,只看到滾滾的濃煙和沖天的烈焰。

一些詰屈聱牙的話,我還是一路讀完它,好像從透光的毛玻璃看向窗外,雖隱晦不清但輪廓依稀可見。當時轟動日本的縱火犯,三島也許在揣摩罪犯心理;或者,45歲即切腹自殺的他,對於瞬間毀滅這件事,早就有形而上的哲學思考。

我為了追隨朋友的腳步,看完《金閣寺》這本小說,它像是三島精心構築的心理式建築物。書中所談的,美與人生的悲劇性關聯,空前大毀滅帶來的意義改變,我雖不是很懂,但是,我懂得三島筆下的金閣之美。溝口在紅日西斜,彩霞籠罩群山時,第一次與金閣相遇,我在初夏將雨未雨的午後,初次與她邂逅,纖巧的木造建築,塔形屋頂,池面投影,池心小島,還有,旅行的心情,這些使金閣之美的迴聲,總是縈繞耳畔,不曾斷絕。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