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三代同堂樂〉爸爸變哥哥 孩子沒大沒小

2016/06/06 06:00

圖/swawa.com

文/吳娟瑜

圖/swawa.com

說起來很可愛,這年頭還有長不大的爸爸和兒女吵架、不說話、鬧情緒。

演說現場裡,有位爸爸提到和高中女兒有一個月不交談了,問起原因,其實也只是很小的事端。就是有一次,家人一起出遊,沒想到既塞車又人潮多,弄得大家很掃興。這時,爸爸很不開心地說:「這種地方根本不應該來。」這位爸爸一開口,女兒也不客氣地回應:「還不是你想來,我們根本不想來。」

這下子,車內的氣氛尷尬了,當兩人唇槍舌戰時,媽媽和弟弟不想捲入戰局,一句都不吭,但也不好受。後來,他們隨便找個餐廳吃個中飯就打道回府,從此女兒氣惱爸爸「幼稚」而不想對話。

「我說這種地方根本不應該來,又沒有罵誰,只是跟自己說,他們何必變臉?」這位爸爸為自己辯解。

〈你是哪種父母〉「PCA」理論 對號入座

在這個階段,爸爸仍不明就裡,如果以「PCA」理論來看待,就可以找到修正成長的方向。

P(Parent),指的是用父母角色和孩子互動,略帶權威、傳統,強烈要求子女配合聽話;C(Children),指的是父母降到孩子的心態,跟孩子鬧脾氣,略帶耍賴、不領情;A(Adult),指的是父母用成熟的口吻、穩重的態度,和子女做尊重明理的溝通。

所以,和女兒吵架的爸爸,他是需要提升自己的角色到成熟的A,而不是鬧脾氣的C。當我細究這位爸爸的成長背景,才明白為什麼他容易和孩子鬥嘴、吵架。

原來,他結婚後仍和父母同住,由於他和老婆都需要上班,因此兩位長輩義不容辭接替了養育、接送、課業教導的任務。

這一接手,接得太徹底了,這位爸爸就是專心自己的工作,每天早出晚歸,偶爾聽到老婆抱怨長輩介入太深,他也不以為意,覺得日子這樣過,不是很舒服嗎?何必杞人憂天。

就在這樣不知不覺的過程中,他並沒有察覺自己的「爸爸」角色比較薄弱,反而比較像是兒女的兄長,好的時候,是可以打打鬧鬧;不好的時候,就彼此生悶氣了。

〈改變親子關係〉回頭做爸爸 還是可親密

這位爸爸經我建議,決定重新找回家中「爸爸」的位置,可以和孩子親密,但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一個學習的榜樣。

無獨有偶,在探索家庭的人際關係時,有位媽媽也碰到類似的困擾,她說兒子不聽話、常頂嘴,還會和她打來打去。

「是真的打?還是假的?」我聽了嚇一跳。「沒有啦!就是像小朋友在打鬧而已。」媽媽補充說明。

「重點不在他為何和妳打鬧?我好奇的是,為什麼妳會和他打鬧?」我問這位媽媽。

媽媽怔了一下,又吐了吐舌頭,並且說:「小時候我們家有6個兄弟姊妹,常常就是這樣打來鬧去,沒想到我也用這個方法和兒子互動。」

當這位媽媽從P角色和A角色的身分抽離,變成以C角色和兒子相處,那又如何讓兒子認清媽媽是位長輩?適度的尊重,是必要的禮貌。

「我聽懂了,回去我也要提醒老公,他也常和兒子爭風吃醋,兩個人像兄弟在吵架。」

這就是獨生子女家庭的新風貌,由於可憐孩子太寂寞,父母不知不覺就變成孩子的玩伴,讓孩子也不知不覺把爸爸、媽媽當成哥哥、姊姊來相處,結果口氣不禮貌,肢體互動沒有拿捏好分寸。

〈阿公阿嬤看過來〉家庭序位 別站錯

把爸爸當哥哥,把媽媽當姊姊看待,這件事不能全怪兒女,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地跟著大人成長,不免帶著誤會在互動,所以身負教導責任的長輩,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要在「家庭序位」的排列上站到對的位置。

例如,三代同堂的家庭裡,爺爺奶奶要退後一步,讓孫兒女和他們的爸爸媽媽靠近,讓他們的核心家庭有正常運轉,而不是爺爺奶奶總是跑到爸爸媽媽的位置,主導了孫兒女的生活起居、選擇學校和人生規劃等。

當爺爺奶奶讓開了位置,爸爸媽媽就有機會扛起自己的責任,不再讓自己的兒女沒大沒小了,不是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