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自由副刊.再讀.張愛玲】張亦絢/張愛玲與台語

2020/09/30 05:30

圖◎焯両黃

◎張亦絢 圖◎焯両黃

【編輯室報告】

張愛玲生日快樂!

今日適逢作家張愛玲百歲冥誕,本刊邀請六位六年級的張愛玲愛讀者,分享心中始終低迴的張愛玲文本及其緣由,邀請讀者一同以閱讀代替蠟燭。

下週一將刊出季季所寫〈張愛玲為什麼那麼紅?〉,敬請期待!

★★★

我成年後,很少用「閩南語」這三個字,知道是蔑稱。說到時就是稱「台語」。與人談話,不會次次說明,因為也知道,有時對方只是不清楚語言史。張愛玲用的也還是「閩南語」――依她的狀況,不可能非常了解台語文,但也並非貶意。

不過,張愛玲確實提起過台語。也是她,最早讓我思考台語文學。

《海上花列傳》在台灣出版後,不少人把本書當成張愛玲個人的瘋狂。〈譯者識〉裡,張愛玲寫:「(說《海上花列傳》是)『吳語文學的第一部傑作』,不如說是方言文學的第一部傑作,既然粵語閩南語文學還是生氣蓬勃,閩南語的尤其前途廣闊,因為外省人養成欣賞力的更多。」時當1983年。胡適更早解說「所有文學都來自方言文學」的導讀(1926),自然一併讀過。可胡適太頭頭是道了,不如張愛玲「尤其前途廣闊」這一「口氣甚大」的斷語,醒目醒腦。

在〈有女同車〉裡,張愛玲小露過一段吳語,「格日子拉電車浪」――我至今不懂。張愛玲寫得好,除了英語,她至少是雙聲。普通話之外,體內還有吳語樂曲。王禎和問她寫不寫台灣?張愛玲說台灣於她如默片,意思也是:台語不被她當做像不存在。她對台語文學親近性的厚望,多少根源於哺育她的「兩大名著」,其中之一是被邊緣的吳語文學。而她「毋甘願」。

翻譯韓邦慶,除了難忘其藝術價值,不可能沒有對方言小說家一意孤行的寶愛。雖然台語歷史並不等同吳語,然而,文學絕不可對語言存偏見――這不是「語言學家之言」而已。文學家如張愛玲,身教與言教,鏗鏘猶響亮。●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