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豹
忘了一開始是為了什麼,可能是單純想美化環境、又或者為了怡情養性、更或許是忽然發下宏願要替地球減碳,我的一方小小陽台,就這樣在三、五年的時間裡,長成了都市裡的一塊奈米綠洲,更成了我安頓身心的寸土樂園。
種過易生好養的蘆薈,也養過怕曬懼寒的蘭花;曾為食用蔬菜一眠大一吋的生長速度而驚喜,也為彷彿睡美人般靜止的多肉植物感到訝異。有多少種植物,就有多少種個性和喜好,不僅光照和水分的需求不同,就連最基本的土壤──也就是所謂的「介質」,有像是壤土、腐植土、泥炭土、礫石、珍珠石、發泡煉石……不同的差異。怪不得說起人才的養成,用的也是從「木」部和「土」部的「栽培」兩個字,原來人和植物竟神奇地如此相似,都要適情適性、因材施教,尊重自然的法則,才能破土而出、根深葉茂。
若分枝過於龐雜凌亂,會擋住底層成長所需要的光線,透過適度的修剪,反而讓植物可以專心地在該豐美的地方繁茂。給水也是一樣,除了適時,更要適量,水多了爛根、旱著養黃葉,過與不及,都不能收效。還有些植物,會隨著季節交替而興衰,以為枯萎死透了,待來年春天又悄悄發芽;也有些植物要敷上一兩個月才長根、八九個月才發芽,需要的不過是耐心而已。大自然的本質是平衡,處處為我們演示生命規律的本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養植以來,於我又有了更深的體悟。
植物總向著光生長,這樣的「向光性」,彷彿在人身上也能見到,總要不停地向上爬,才能看到希望,才有所謂「出頭」的一天,為自己「爭光」。若缺乏充足的光照,植物便會為了追光而徒長,失去原本應有的姿態,只一個勁地拔高莖葉以求直達天際,最後難免根孤伎薄而弱不禁風。顧此失彼,不也是人爭名逐利卻遺失初心的一種寫照?難怪尼采說:「其實人跟樹是一樣的,愈是嚮往高處的陽光,根就愈要伸向黑暗的地底。」提醒人時刻勿忘腳下、無畏出身,腳踏實地才是長久之道。
有些植物性喜攀爬,只要給它一些支撐,不日就能飛簷走壁;若是支撐不足,就只能順勢而下,好比英雄落難,空有一身本事,卻終無立足之地。期待我們都能做他人的貴人,對處於逆境中的人,適時伸出援手,翻轉其命運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