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藝週推薦活動】來屏東聽阿嬤們唱民謠─2022半島歌謠祭

2022/10/09 05:30

陳英阿嬤參加2021年半島歌謠祭千人傳唱晚會高歌。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屏東古早叫阿猴、南爿恆春是阮兜;人人歡喜唱民謠,唱佮世界聽得到。民謠家族來帶頭,用心用情無計較;傳承文化作伙走,恆春半島是咱兜。屏東古早叫阿猴,南爿恆春是阮兜;人人歡喜唱民謠,唱佮世界聽得到;驕傲屏東做有夠,天涯海角無失漏;這波疫情過了後,欲聽民謠來阮兜。」──2021半島歌謠祭千人傳唱〈守牛調〉

採訪陳英與張日貴是非常特別的經驗,同一天上午先約了陳英,但因聯絡上的失誤,記者在陳英家門外徘徊了半個多小時才終於進門。對於意外的訪客,陳英並沒有不悅,只說如果知道就會早起。問清記者來意後,沒吃早餐,只跟外傭要了一杯水,清清喉嚨就開始講自己的故事。

這個非常民謠歌詞風格的路標,指向恆春山海景觀、國寶阿嬤及各種生活日常的文化路徑。

陳英 恆春民謠保存者

90歲的陳英講話慢慢地,但比預料中條理分明,而且開口就直入重點,先從影響她民謠風格的陳達談起。花了不少時間描繪她所認識的陳達,而講到自己為何年輕時就唱歌解悶,反而說不上幾句就因想起年輕時的辛苦潸然淚下,直到快2個小時後,開始為來訪者示範自己的彈唱風格,於是,從〈思想起〉開始,從恆春半島的風景唱到恆春人,唱到賴以為生的農務洋蔥與瓊麻,歌詞不重複一直替換往前唱下去,居然光〈思想起〉的調就超過10幾分鐘,如果不打斷,猜測應該可以不斷「想」下去。

月琴只有2根弦,卻撥動無限的心聲,在陳英顯慢的〈思想起〉步調中,像翻閱一篇篇人生故事。恆春民謠館展示陳達的事蹟。

陳英自幼家庭窮困,家中只有她一個孩子,跟著父母下田、燒木炭、割瓊麻,因父親在瓊麻會社工作,認識住在附近的陳達,常聽他們閒聊哼唱〈思鄉枝〉,因此,陳英在16歲時就很會唱。雖然生活重心都在工作與家庭,民謠是排遣心情時哼唱,但因為很會唱,也常常到處參加歌唱比賽,她說家裡的冰箱還是以前歌唱比賽得獎的紀念品。

陳英阿嬤家外的月琴裝飾。

如此直到陳英丈夫於2001年過世後,兒女也都長大、有很好的工作,毋須她再工作賺錢,於是拜師專心學月琴,那時陳英已68歲,先後從前輩陳達、張薪傳、張文傑的演唱方式練習,漸漸唱出自我風格,而她略帶滄桑沙啞的聲音也與陳達有些類似。陳英雖然識字不多,但擅長即興創作,編寫的歌詞要不是很有風景畫面,就是情感動人。

為了趕下午在滿州的「日貴」阿嬤專訪,不得不向陳英阿嬤道別,阿嬤可惜地說:「哇!其他調都還沒示範……」熱情地說著:「我現在都在家,你下次來,若不棄嫌就來找我,我唱給你聽。」

雖然已高齡8、90歲,寬闊的胸襟讓阿嬤勇於各種嘗試,包括攜老中青藝生一起演舞台劇。

半島歌謠祭 千人傳唱撼動人心

從恆春驅車往滿州鄉的路上,經過一些緩坡像丘陵般的地形,這一天下午是傳習藝生來日貴阿嬤家上課的日子,藝生們聚在阿嬤家廚房,看得出剛大快朵頤,見記者來也先端上一碗過山蝦,開玩笑地說,吃完過山蝦就會懂滿州與恆春的不同,意指從恆春到滿州,就像這過山蝦一樣,必得走一點點山路。其實藝生之意不在山,而是想說滿州民謠與恆春民謠像隔了山一樣,可是不太相同的。

半島歌謠祭辦過幾次千人傳唱活動,每次活動日當天下午,來自各地的團隊集結排練。

原來早期滿州隸屬恆春,二戰後兩邊行政分轄,也開始有滿州民謠與恆春民謠的區別。若要簡單區分差異在哪裡,根據滿州民謠協進會的說法,恆春半島傳統民謠有7種,就是〈思想起〉、〈平埔調〉、〈楓港小調〉、〈牛母伴〉、〈五孔小調〉、〈守牛調〉、〈四季春〉等,每一種調各有特性,比如〈牛母伴〉特色是尾音會飆高8度,極悲痛之處音域可超過2個8度;〈思想起〉最具代表性,第3、4句尾常加「唉呦喂」;台語歌〈青蚵仔嫂〉則是從〈平埔調〉改編而來。

歌謠協進會的成員有專門彈唱的,也有人專注歌詞的整理研究與創作。

而以前只在滿州流行的〈守牛調〉則是牧牛時唱的歌,最輕鬆活潑,句尾常會加「咧」,2021年的半島歌謠祭,重現集合千把月琴的千人傳唱,即改編〈守牛調〉,由民謠藝師們帶領老中青三代甚至幼稚園孩童外加流行歌手,一起彈唱著。即便台語無法完全聽懂,還是會被誠懇的樂音感動到眼眶紅,半島歌謠祭可說是值得每個台灣人一生至少參與一次的盛會。

張日貴 滿州民謠保存者

話說回滿州鄉的日貴阿嬤,又是截然不同的震撼了,從外頭走進廚房的阿嬤,經藝生們介紹記者與來訪重點後,一開口居然是先唱歌,幾個曲調輪番開唱,滿州風光、地理民情……藝生們也跟著一起搭腔,但停半晌後突然又開口,變成國語的〈再會吧我的心上人〉,然後是萬沙浪的〈山地情歌〉,轉身又變成日本歌謠……這些不同語言的歌,其實也是日貴阿嬤走過近90年歲月所學、所唱、所抒發。

天生擁有好歌喉的日貴阿嬤,如今依然歌聲宏亮。

3歲就失怙的張日貴,姊妹2人靠母親辛苦養大,家境貧困,過了小學入學年齡才在無學籍的情況下進到滿洲國小學習日文,二戰過後也沒機會正式進入學校讀書,13歲那年進入「瓊麻會社」打工賺錢。那時同事們為排遣割瓊麻葉的辛苦與辛酸,時常邊工作邊哼著民謠,也很快發現張日貴唱歌很好聽,後來居然還幫她分攤工作只為聽她專心唱歌。

談到自己「很會唱歌」這件事,張日貴說,因為常常聽到母親哼著很悲傷的歌,自己不知不覺也學會,長大後才知道那是滿州民謠〈牛母伴〉。講著講著,阿嬤懷念起母親的養育之恩,把台語俗諺「父母疼子長流水,子想父母樹尾風」放進最悲傷的〈牛母伴〉裡,昂揚又哀傷的悲鳴彷彿內心最深切的思念,自己又流起淚來。

身邊的人說,或許因為日貴阿嬤年紀大了,有些事情記得不太清楚,但唱起歌來,歌詞都不會錯,所以有時她也就乾脆用唱的,而且,非常難得的是,至今阿嬤的歌聲依然非常洪亮。而阿嬤擅長的台語、國語、日語等民歌,某種程度似也反映了恆春半島融合原住民、閩、客等多元族群的交流以及經歷日治時期的成長經驗。

日貴也擅長即興編詞,靈感多數來自生活,貧困出身的無奈、工作的辛勞、愛情的夢想、重男輕女社會的哀怨等,唱的不只是自己的心情,也是周遭閨密們的心聲……但到了老年,心情似乎更加暢朗了,在回憶中哭著,但終究會回頭笑著,還邊唱邊比著手勢,唱歌就是要開心!

日貴阿嬤的愛犬就叫「思想起」,因此當阿嬤與藝生們開始唱〈思想起〉,愛犬就主動入列。

值得一提的是,日貴阿嬤自1979年開始在「滿州鄉民謠協進會」教唱民謠,不僅從事民謠教唱與演出,1988年起協助學者從事民歌採集、錄音,她的歌唱才能被當時民歌採集學者發掘,並帶著她到全國各地演出與推廣,甚至還遠赴歐美宣傳滿州民謠之美。後來許多恆春與滿州民謠相關的出版品,都曾透過她的協助順利完成。

也因此,日貴阿嬤早在2012年就與恆春民謠前輩朱丁順同時獲文化部指定人間國寶,日貴阿嬤是第1位「滿州民謠」保存者;朱丁順則是第1位「恆春民謠」保存者,朱丁順過世後,陳英成為第2位「恆春民謠」保存者。

2022半島歌謠祭 老中青三代飆歌

每年10月以後,恆春半島落山風就會越來越烈,半島歌謠祭必須在風吹到人不舒服之前舉辦完成,因此,今(2022)年就選在10月12至16日舉辦。

今年主要活動內容包括每年盛事「民謠大賽」,預計報名人數可達2、3百人。因此特別設置6個舞台,其中「創意組」的部分還要讓全台灣有興趣的人都可以參加。

即將登場的2022半島歌謠祭主視覺。(屏東縣政府提供)恆春半島各學校學生們自發學習月琴並興奮參與千人傳唱活動。

「民謠詩劇場」今年邀請到台灣傳統戲曲專家游源鏗編導,以阿公阿嬤(民謠傳藝師)的人生經歷為故事主軸,舞台劇演員包括老中青三代,阿公阿嬤演唱老調,年輕歌手演唱加入新元素的歌謠。還有「時尚走秀」,邀請到同根生樂團改編民謠,以民謠為基底,重新詮釋走秀音樂,呈現民謠既時尚又在地的文化特色。

今年最大的彩蛋,就是邀請到曾以〈淚光閃閃〉感動人心的日本知名琉球民謠歌姬夏川里美,因為恆春半島和琉球的生活文化背景相似,音樂有相容性,因此預計請她與民謠傳藝師共演恆春民謠,將合唱〈雨夜花〉和〈四季春〉等曲目。

2022半島歌謠祭邀請到琉球民謠歌姬夏川里美來台演出。(屏東縣政府提供)

陳英小檔案

‧1933年生於屏東恆春

‧受日本教育到小學6年級,不識中文字,受陳達影響,16歲就很會唱民謠

‧1989年加入恆春民謠促進會

‧2001年丈夫過世後,68歲開始拜師學月琴

‧2007年獲屏東縣政府街頭藝人證,也從事民謠傳承教學

‧2019年獲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

‧2020年獲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恆春民謠」保存者(人間國寶)

張日貴小檔案

‧1933年生於屏東滿州

‧小學寄讀無學籍習日語

‧1979年,「滿洲鄉民謠協進會」成立,擔任民歌總指導

‧1988年,協助學者進行民歌採集

‧2003年,赴美演出

‧2008年,獲屏東縣政府民謠傳承奉獻獎

‧2012年,獲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滿州民謠」保存者(人間國寶)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