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秉睿 圖片提供/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
1980年代左右開始,隨著經濟蓬勃以及科技的進步,台灣掀起了家庭錄影帶的風潮,近用門檻降低使得人手一支的錄影機得以記錄下日常生活的時時刻刻;但數十年的光陰過去,這些承載珍稀記憶的媒材正因「時間」這位大敵,而面臨滅絕的危機。有鑑於此,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與「音像資料保存及展示中心」的團隊著手進行搶救計畫,希望得以盡可能挽救這些逐漸凋零的常民生活映像。
西元2000年後出生的人們也許少有這這樣的記憶:看著長輩、或者是自己手持V8錄影機,攝入個人以及家庭的重要時刻,包括婚喪喜慶、生日派對,或是孩子第一次踏出步伐與騎上腳踏車;此外,走過8、90年代的許多人們也一定會記得,那些走入街角的出租店挑選電影錄影帶、回家細細觀賞的日子。錄影帶,或稱「磁帶」,成為社會大眾重要的記憶紐帶,但這些媒材卻比我們想像中的還要脆弱。
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下稱「南藝大音像所」)曾吉賢助理教授指出,影音媒材的演變大致分為3階段:光學膠卷、磁帶以及數位形式。膠卷必須保存於恆溫恆濕的環境中,拍攝與映演都需要專用機器、無法即拍即看,因而促使磁帶的誕生,並且於7、80年代開始普及於家庭;前兩者皆屬實體媒材,有存放空間與保存成本的需求,也使得2007年左右出現的數位化(DVD、藍光BD、串流媒體)成為不可逆的發展。
磁帶由於材質的物理特性,即便保存在穩定環境,仍會因時間流逝與使用次數增加而使磁性衰退,台灣潮濕的氣候更容易造成磁帶損壞;此外,播放磁帶所需的錄放影機,如今也已停止生產。澳洲國家電影資料館的學者於是提出警示:曾經通行的Beta或VHS系統等錄影帶,將可能於2025年左右完全無法讀取。
10年磨一卷 南藝大走過的修復歲月
面對錄影帶存亡危機,前南藝大音像所所長井迎瑞自2013年開始採取行動,以全台巡迴的錄影帶修復工作坊積極搶救逐漸凋亡的記憶,迄今已舉辦50多場,足跡遍布全台、乃至海外。
井迎瑞曾任國家電影資料館(現「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前身)館長,任內積極搶救各式老影像媒材,包括尋回並保存戰後台灣大量攝製的台語電影膠卷;1996年左右音像所創所之際,井迎瑞劃定兩大宗旨:培育紀錄片人才,以及搶救影像記憶;希望能在主流市場與中央機構無暇顧及的視野之外,留住那些不為人關注的記憶寶藏。
將近10年的歲月裡,南藝大師生深入台灣各地,家庭記憶不分城市或鄉村,只要有人在的地方便有生活的痕跡。在一場場錄影帶修復工作坊中,首先由老師向一般民眾講解影音媒材的發展簡史、為何需要修復與妥善保存;再由師生帶領,為狀況不佳的磁帶進行整飭工作,素材可由民眾自行攜帶,或是以練習帶試做,工作坊也提供參與民眾一支VHS錄影帶的免費轉檔服務;在活動的最後,會為民眾珍稀的過往紀錄舉行「世界首映會」,於現場播放整理完成的家庭錄影帶。
除了全台工作坊,南藝大團隊也深耕地方、扎根社區,向台南在地鄉親宣導傳統媒材的可貴,並且多次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包括「南瀛顯影」、「轉動的聲音」等民間影像保存計畫,市府文化局更在2020年將一部用於搶救家庭記憶的巡迴胖卡「家庭錄影車Home Movie Car:紅莫妮卡」交付給南藝大團隊,車上配有移動式的錄影帶搶救工作站、放映機與宣導用電視等,希望能造訪台南各處鄉鎮,將保存觀念與修復知識傳遞給民眾。
因為長期於在地推動的豐厚經驗,南藝大推廣團隊數度跨足海外,如2016年前往關島舉辦錄影帶修復工作坊;2017年更是在泰國檔案館協會與泰國國家公關部檔案館邀請之下,於曼谷進行為期3日的檔案維護工作坊,與泰國各處資料館、檔案館人員和大學生一同交流。當時泰國各單位所典藏的磁帶檔案有著許多珍貴的歷史價值,包括民間反抗行動、皇室活動紀錄以及民俗表演等,這也是井迎瑞等人不斷籲請國家建構完整保存系統的緣故。
部落少女、老將軍與苗栗子弟戲
屬於台灣的磁帶回憶又是什麼模樣呢?曾吉賢分享,2019年,南藝大團隊在台東知本卡大地布部落舉行搶救家庭錄影帶工作坊時,一名女子前來詢問曾吉賢:「老師,錄音帶的卡帶也能修復嗎?」接著她便在工作坊細細清潔、整理錄音卡帶中的磁帶。原來那些錄音帶都是她的mumu(祖母)過去所錄下的族語歌謠,不過隨著不斷播放,卡帶的聲音逐漸消失。經過老師的指導與女子的整理,祖母的歌聲重新從磁帶中傾洩而出。此外,團隊也曾在台北收到一支錄影帶,裡頭記錄著已故將軍孫立人90歲的祝壽大會。
影像的層級從國家到一般民眾,就算只是常民的生活痕跡,也可能映照整個社會的歷史。日前,曾吉賢偕同學生於網路上直播分享錄影帶的修復過程,要讓觀眾感受長達數小時的慎重工程,而修復對象也精挑細選,是數年前由苗栗的客家文化工作者張秀雲所轉交的錄影帶,內容為苗栗縣獅潭鄉重要文化團體「新興社」早年北管子弟戲的演出。
據考證,新興社在威權時期曾自組讀書會,受白色恐怖牽連,甚至發生過演出期間成員被執法人員帶走的事件,故演出片段的紀錄可能極具歷史價值;不過由於年久失修、磁帶損傷嚴重,曾吉賢希望累積更多經驗後再來處理,因此直至今年10月初才進行正式的修復工作,也順利完成數位轉檔。
曾吉賢表示,這些民間錄像的重要性在於,其為來自不同觀點的影像:非官方、非台北,存在乎私領域當中有著各式場合、典禮與生命記憶的紀錄。從個人尺度來看已是相當珍貴的吉光片羽,而如此常民風景也是大眾史學不可或缺的研究對象,並且可能隱隱牽動整個國家的歷史發展。
沒有困境、只有認知 讓記憶延續下去
走過第10個年頭,又是國立大學領頭,很難想像南藝大團隊多數時候是在沒有經費與計畫補助的情況下進行推廣;除了與台南市政府合作,大部分的情況下,錄影帶工作坊皆是由師生協力完成:老師籌措經費、學生協助實作。談起這樣的處境,曾吉賢倒是相當坦然:「這些對我們來說不是困境,只是認知。」打從修復推廣工程伊始,這些投身其中的人們就已經認知到:這項挽救個人回憶與搶救文化記憶的工作必須從邊陲出發、以打游擊的方式進行;愈是邊緣、愈不被看到,愈要有人去做。
在清潔、修復一卷卷錄影帶的過程中,讓光再次照進遭到塵埃與霉斑所蒙蔽的過往,在數位大行其道的當今,重新撥開往昔的眼睛,使之與此刻的我們對望,珍視歷史、立足當下,才有機會展望未來。距離2025媒材大限僅剩兩年左右的時間,雖然往日雲煙消散的速度正不成比例地加快中,然而南藝大音像所的團隊仍會不斷努力下去,讓記憶得以延續。
動手修復錄影帶DIY
南藝大團隊積極走入民間,透過手把手教學將錄影帶維護相關知識帶給民眾;另一方面,他們也相當鼓勵大眾在家進行這些工作。井迎瑞從推廣之初便強調,希望讓修復工作「去神祕化」,擺脫關在學院或專業機構的機密檔案形象,由素人之手執行。
修復所需的工具亦是一般家庭當中容易取得的用品,包括牙刷、螺絲起子、麥克筆、棉花棒等,而簡易的修復大致分為3步驟:檢查、拆封與清潔。首先要掀開上蓋查看是否絞帶或卡帶,再試轉磁帶以檢視有無沾黏,以上兩種現象都代表較嚴重的損傷,須特別注意;將外殼上的螺絲轉開,倒置後先拍照記下原貌,再將磁帶取出;清理時以布沾去漬油擦拭外殼,而後將麥克筆放入轉軸中,輕輕地將磁帶慢慢拉出,同時擦過沾有酒精或電子清潔劑的布(或以棉花棒輕拭),如此便能去除霉與髒汙。若清潔過程發現磁帶有裂開的部分便須剪除,否則容易卡帶或斷帶造成二次傷害。
如此修復工程通常需要一小時以上來進行,考驗作業者的耐心。雖然團隊提倡民眾自行在家整理磁帶,不過倘若遇到損傷嚴重的磁帶,或較特殊的狀況,仍需要相關器材以及有一定修復經驗的專業人士來處理。因此最為保險的作法,是翻出家中的磁帶與播放器材、妥善保存,報名修復工作坊或聯絡南藝大團隊,一同將上一代、這一代的文化記憶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