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燕滿
我們家是很有節日感的。元宵節,搓湯圓;清明節,製作潤餅、掃墓、祭祖;端午節,包粽子、浸煮菖蒲於午時洗浴、立蛋、吃西瓜;中元節,普渡;中秋節,吃麻糬、月餅和賞月;立冬,進補;冬至,搓湯圓;除夕,蒸年糕、煎蘿蔔糕、炸甜粿、圍爐……各種節日搭配應景的食物與相對應的禮儀,完全因為媽媽的操持。
在那個家庭經濟普遍低弱的年代,媽媽總是盡可能自製應景的食物,以降低成本。如此一來,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體力,印象中,媽媽總是一個人在廚房裡包辦所有的差事。
以往,媽媽身體還可以時,我們總是想方設法要阻止她包粽子,因為擔心繁瑣的準備會造成她過多的負擔,一邊吃著媽媽親手包的粽子,一邊心疼嗔責。如今,媽媽已無法再承擔此工作,端午節市售的粽子總不如媽媽包的好吃。
我的媽媽習慣以節日當作一年的生活指標,沉浸在媽媽安排的生活,也是充滿節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