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寧
若我們思考到與得獎者文化身分建構最為相關的,莫過於文學市場了。具體來說,獲得林榮三文學獎幾乎已成為作家和出版市場進行交織的重要管道,林榮三文學獎無疑是這一過程的核心,因為它不僅是一個身分價值形塑的平台,同時也參與了文學市場的建構,因而獲得林榮三文學獎的作家,往往在文學場域中獲得了更高的社會地位與文化認同。易言之,在這個過程中,文學獎不僅是對作品本身的肯定,也是對作家文化價值的認可。這使得作家不僅能夠在文學場域內穩固自己的位置,更能夠在社會層面上具備更高的認同與資源支持。這樣的身分建構過程,進一步強化了林榮三文學獎做為一個文化資本運作機制的功能。
許多獲得林榮三文學獎的作家,在順勢推出作品集時,這份勛獎的榮耀往往成為出版界與書店進行營銷與推廣的重要資源。在此情境中,文學的功能彷彿不限於內在創作的表達,更轉化為市場中可消費的商品,而作家的文化身分也因此與市場需求相互交織,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特別是,2000年後,台灣不論是報業或出版等文化產業發行數量和出版數量,皆因網路的興起和數位閱讀平台的發展而日益下滑,反映著台灣閱讀渠道的改變。但弔詭的是,正因為電子書、部落格、社群平台強化了文學作品的曝光與流通,其實另一方面加劇了文學市場的競爭。
緣此,不少人循著林榮三文學獎的平台,鍍金成一名作家。不論是出書即作家,或是藉由文學獎而獲得作家的美名,不可否認的是,文學獎仍相對體現了一位作家被認可的榮譽感,也增加了作家在文壇與讀者心中的地位。因此,「有不少人認為獲得林榮三文學獎幾乎就等同於『出書保證』,許多透過這個獎嶄露頭角的寫作者,最後幾乎都順利出道成為線上作家。」一般大眾如斯看待,林榮三文學獎評審黃美娥亦指出同樣的觀察。正因為評選機制嚴謹,因此如能獲得林榮三文學獎的肯定,已是成為作家的起手式:「林榮三文學獎十九屆以來已經產生很多出色的作家,我相信未來是會被寫進文學史的。」
也就是說,林榮三文學獎二十年的發展下來,不僅催化了得獎者成為一名作家,同步透過作家及讀者的文化認同,塑造了林榮三文學獎的影響力及傳播性,其實正是一種「場域化」的過程。也就是說,文學獎的象徵性功能,讓作家在社會中的文化地位得以提升,並使得得主們的作品能夠獲得更多的出版與傳播機會。甚而,獲獎者的文化資本也進一步得以轉化為更高的社會認可,進一步強化了作家在文學場域中的地位,而在第二屆以〈父後七日〉獲林榮三文學獎散文獎首獎的劉梓潔,即是鮮明的案例。
劉梓潔於2006年拿下散文獎首獎,隔年以得獎同名作品出版《父後七日》,甚至與導演王育麟改編成同名電影,此後劉梓潔以作家和編劇等雙重身分為人所知。劉梓潔曾說,當初投林榮三文學獎的原因有三:獎金不菲、字數更寬裕以及當時林榮三文學獎屬於新創文學獎的新機會。但更為有趣的是,劉梓潔正因為拿下林榮三散文大獎,意味著作品獲得評審保證,進而有機會被予以改編。
●
必須多做說明的是,作家的身分並非固定不變的,它是在不斷流動的文化資本與權力結構中建構出來的。獲得林榮三文學獎的作家,通常會被視為當代台灣文學的代表,並且在媒體、學術界及文學圈內獲得更多的關注與支持。然而很現實的情況是,不盡然所有林榮三文學獎得獎的寫作者最後都持續在創作的里程中前進,甚至成為一名戮力累積創作作品的作家。但是,文學獎不僅在物質層面帶來了經濟收益,更在象徵層面賦予了作家強大的文化資本,依舊吸引不少文學創作者趨之若鶩。再舉一例,林楷倫與寶瓶出版社在小說作品《雪卡毒》書腰便以「林榮三文學獎連續三屆小說獎得主」做為行銷策略持續打響名號,搶占文學市場的焦點位置。仔細來說,林楷倫從一名市場賣魚的魚販到林榮三文學獎得主,從一次得獎到連續三年得主,除了其創作的作品內容主題深刻、打動人心,從此例子我們足以窺見林榮三文學獎可說是作家至高的桂冠,也是作品行銷最有力的品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