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家庭親子】〈家物語〉性教育 何妨從尿尿開始

2008/02/18 06:00

文/呂政達

以前高速公路還常塞車時,有家泌尿診所曾分發尿袋,供民眾免費索取。那時在高速公路一塞就是七小時,確實有這種需要,既然不能隨意到路肩解決,就只有靠尿袋。

但是,怎樣才算是使用尿袋的正確方法?經過這麼多年,我始終捉摸不定。男生還好,我到現在還不知道,女生是怎樣搞定尿袋的。有一次,塞在中橫長達四小時,有位阿姨輩曾試過一次,不過我們全奉命向外看,再用兩條毛巾層層遮掩,事後我問:「難度是不是很高?」阿姨很乾脆的說:「一開始要對準,比較困難點。」尿尿這件事,好像天生就會的,不需要特別教導。男生從小學到唯一的法則是,不可以亂灑,這幾乎是所有男廁都會貼出的告示。

從小時起,男孩就要面對各種各樣的容器考驗,有像花盆、牛奶桶、燉鍋型的,有水溝型,或就乾脆對著一片不銹鋼牆的那種。我這一代讀小學時,男廁有一個個的塑膠桶,我們就對著桶子小便,滿了回收去當肥料,貢獻台灣農業,台灣的經濟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然而,從來沒有像對準尿袋那樣,讓我感覺到自己器官的存在,學到不能把尿尿當做理所當然。

那天才聽說,有個媽媽抱怨,她家小男生半夜起床尿尿,把馬桶灑得雨露均霑,整個房間瀰漫尿味。如果問題未獲得改善,給他試試尿袋訓練吧。給他一個空尿袋,學習對準,注滿,感覺尿尿的溫熱。

這個階段很重要,一定要他感覺自己尿尿的份量。父母的教養態度常讓小孩覺得,尿尿只是身體棄之唯恐不及的東西,洩掉就沒事了,然而,尿尿也是身體的一部分,是有份量的,我們也要學習負起責任,把它當做身體有機代謝的一個過程,而不只是機械式的排洩。說不定,這也是良好性教育的開端。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