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影音)台灣本土漫畫第1人 國寶漫畫大師劉興欽90特展竹縣家鄉美術館登場

2023/10/20 18:38

出生新竹縣的國寶漫畫大師劉興欽今年逢90歲高齡,今(20)日起在竹縣美術館展出「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期傳承他善用創意解決問題的精神。 (記者廖雪茹攝)出生新竹縣的國寶漫畫大師劉興欽今年逢90歲高齡,今(20)日起在竹縣美術館展出「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期傳承他善用創意解決問題的精神。 (記者廖雪茹攝)

〔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出生新竹縣的國寶漫畫大師劉興欽今年逢90歲高齡,被尊為開創「台灣本土漫畫第1人」,曾獲得6任總統頒獎表揚,竹縣文化局美術館今(20)起推出「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透過展覽、互動及體驗,展出漫畫、機器人及各種發明產品,期傳承他用創意解決問題的精神。

國寶漫畫大師劉興欽今年逢90歲高齡,被尊為開創「台灣本土漫畫第1人」,曾獲得6任總統頒獎表揚。(記者廖雪茹攝)國寶漫畫大師劉興欽今年逢90歲高齡,被尊為開創「台灣本土漫畫第1人」,曾獲得6任總統頒獎表揚。(記者廖雪茹攝)

新竹縣優秀藝術家薪傳展「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今起至11月26日於美術館103至105展廳展出,文化局表示,劉興欽老師擅於從生活中取材,以母親和自己的形象,創造「阿三哥.大嬸婆」漫畫人物,開創台灣本土漫畫第一人。

劉興欽今上午現身開展活動,他分享,民國43年禁止看小人書的時代,他畫了漫畫《尋仙記》教導小朋友不要看漫畫;民國57年他畫了教小朋友讀書的《機器人》,因為有讀者質疑怎有萬能的機器人,他一腳踏進陌生的發明領域,埋頭苦幹做出機器人。數十年來迄今累計各項發明,海內外擁有140多種專利。

「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分5大展區,還結合漫畫與互動,觀者透過手機掃描取得互動程式,就能進入漫畫世界,與機器人、大嬸婆等經典角色,進行拍照互動。 (記者廖雪茹攝)「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分5大展區,還結合漫畫與互動,觀者透過手機掃描取得互動程式,就能進入漫畫世界,與機器人、大嬸婆等經典角色,進行拍照互動。 (記者廖雪茹攝)

劉興欽晚年並致力於訪查台灣特有之民俗史料繪圖註解,創作300多幅民俗畫;其中,一幅長卷〈臺灣喬遷圖卷〉被譽為台灣版的〈清明上河圖〉。

縣長楊文科表示,劉興欽老師是新竹縣之光、台灣之光,更是世界的華人之光。劉老師出生在橫山鄉,從小到大經歷各種辛苦,練就一身本事,令人佩服!

劉興欽分享,小時候放牛因力氣不夠,爸爸教導他不能跟牛比力氣,要比腦筋,從此之後遇到困難,他都動腦筋,「就萬事解決了」,這個小故事也成為國小三年級國語課本的教材。

「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除展覽外,還規畫「機器人綺幻冒險—DIY壓克力彩繪」與「寶袋『藝』想世界—DIY版畫絹印」活動。(記者廖雪茹攝)「傳承.歸真—劉興欽90特展」除展覽外,還規畫「機器人綺幻冒險—DIY壓克力彩繪」與「寶袋『藝』想世界—DIY版畫絹印」活動。(記者廖雪茹攝)

文化局長李安妤表示,特展分5大展區「寓.教於樂.漫畫」、「獨.具慧眼.發明」、「憶.猶未盡.民俗畫」、「懷.土之情.銅雕」、「返.老頑童.阿欽漫畫店」,展示劉興欽老師珍貴作品,還結合漫畫與互動,觀者透過手機掃描取得互動程式,就能進入漫畫世界,與機器人、大嬸婆等經典角色,進行拍照互動。

劉興欽曾自述「誰說玩不能激發創作的靈感呢!」正是因為「愛玩」,他創造出許多作品,在「獨.具慧眼.發明」專區,除展出民俗畫童玩長卷作品,更從中挑選童玩,設計關卡。「返.老頑童.阿欽漫畫店」則提供劉興欽經典漫畫著作與改編卡通,並設計「點子王塗鴉簿」專區,讓孩童發揮創意潛能。

「返.老頑童.阿欽漫畫店」則提供劉興欽經典漫畫著作與改編卡通,並設計「點子王塗鴉簿」專區,讓孩童發揮創意潛能。 (記者廖雪茹攝)「返.老頑童.阿欽漫畫店」則提供劉興欽經典漫畫著作與改編卡通,並設計「點子王塗鴉簿」專區,讓孩童發揮創意潛能。 (記者廖雪茹攝)

文化局表示,此展覽與新竹縣文化基金會共同辦理,除展覽外,還規劃「機器人綺幻冒險—DIY壓克力彩繪」與「寶袋『藝』想世界—DIY版畫絹印」活動,並推出「劉興欽貝雷帽」、「機器人漁夫帽」兩款多色的文創商品。另外,感謝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提供劉興欽老師數位典藏漫畫作品,以及中國科技大學師生,共創科技互動體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