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發現!2023 台灣工藝獎展 回應社會永續趨勢
2023台灣工藝獎展完整呈現得獎作品和協作案件,展現當代工藝新視野。(記者董柏廷攝)
〔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國立台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主辦的「2023 TCA台灣工藝獎」,在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C-LAB)首展至今日,之後將移師台南續展。本屆總計743件創作獎與103件協作獎報名,經過17位專業評審團審查,最終選出80件「創作獎」優異作品和6件「協作獎」獲獎案件。
丁冠云〈容器太空〉以柔軟的纖維為媒材,重新編織成一個個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的物件,獲得二等獎。(記者董柏廷攝)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不論是工藝的發展、獎項的辦理都應順應當代現狀與社會趨勢,辦理28年的「台灣工藝競賽」,轉型升級為「台灣工藝獎」,即是回應「台灣新工藝」的課題,除了持續獎勵所有卓越的工藝創作者。
李偵綾〈相續無償〉獲得佳作。(記者董柏廷攝)
工藝中心主任陳殿禮則說明,今年投件數較往年增加3成,競爭相當激烈,徵件主題為「自然、循環、永續」,鼓勵創作人探討當代和未來環境挑戰,並探索工藝材料、技術、觀念、精神和應用等多方面的永續趨勢。
今年首度增設的「協作獎」,表揚長期且持續以資源進行研發、支持和協助工藝創作的個人、團體或事件,企圖將傳統工藝價值活化,賦予創作更多附加價值,讓工藝品能夠成為一個積極融入且活絡生活、生命及良善經濟循環的角色。評審團極為肯定增設此獎的用意和後續的引動價值,本屆獲獎的6個案件展現了厚實的行動實踐和典範精神。台灣藺草學會、花蓮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新竹縣柿染文化協會,以及財團法人水源地文教基金會,都將地方的傳統工藝用與時俱進的方式積極活化,讓歷史資產和專精而微量的工藝產能適度融入資本主義環境當中,形成良善的經濟循環和文化反饋。而藍染工藝家湯文君及財團法人懷德居文化基金會創會董事長林東陽,皆用長期投入的心態提供個人專業,深耕基礎美學教育,並戮力構築可供大眾精進學習的體系和場域,貢獻卓著。
呂珮如〈傳家寶盒-雍容〉應用不同樹種的天然木皮材料,打造傳家寶盒,獲得新光三越獎。(記者董柏廷攝)
「2023 TCA台灣工藝獎」即日起至11月25日在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圖書館展演空間首展後,將於12月7日至12月18日,移師至新光三越台南新天地6樓續展。詳情請洽詢工藝中心官網。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