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失智阿嬤 人生變彩色

2007/02/28 06:00

〈新三國樂活主義〉文/胡芳芳 圖/王孟婷

失智症多半集中在65歲以上的銀髮族,而許多情形其實是處於「輕度失智階段」,但是因為家人忽略,而錯失良機。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這是一群阿嬤在結業典禮上所唱的歌,但是大家鬧著說不要畢業,接著叫林阿姨唱〈踏雪尋梅〉,林阿姨拿起譜,納悶的說:「我會唱嗎?」一聽到有人唱起「雪霽天晴朗,臘梅處處香……」她就大聲而有自信的唱了出來,又是一陣熱熱的掌聲。陳伯伯說唱了〈愛拚才會贏〉之後年輕了十歲,他還會自創曲調,蘇阿姨則會唱抖音,可接受點歌,〈夜來香〉是她的代表作。

不認識的人,會以為她們是「長青合唱團」的成員,事實上,這個團體叫「瑞智合唱團」,也是台灣失智症協會創設「瑞智學堂」的社團之一,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共同點都是輕度失智症的患者,年齡從55~90歲。葉阿嬤,今年83歲,她說:「來恁這很好,大家逗陣開講真歡喜,不然我在家已經睡四年了啊!」

據統計,在台灣失智人口,65歲以上有11萬人,65歲以下的患者也有2萬人(約千分之一),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的人,有1萬八千多人。台灣失智症協會祕書長湯麗玉說,照顧過的個案最年輕的是51歲,有位醫生碰過39歲的例子,失智症多半集中在65歲以上的銀髮族,而許多情形其實是處於「輕度失智階段」,但是因為家人忽略,而錯失良機。協會附屬的「瑞智學堂」,即是這些專屬輕度患者的學習天地。湯麗玉說,人在失智的過程中,會失去某些智慧,但有些正面的、好的智慧仍存在著,所以「瑞智學堂」就是陪伴這群人,行過記憶渾沌的幽谷,共享展現能力的喜悅。

就像合唱團的金先生夫婦,就是一個好例子。這對夫婦感情很好,金太太原本任職於郵局,才50出頭,但是金先生很有警覺,所以金太太一有一些輕度的狀況,金先生就很勤勞的帶她來瑞智學堂參加合唱團。金太太在這裡愛怎麼唱就怎麼唱,沒有人會笑她;她沒有辦法參加一般的長青團體;但在此不同,彼此之間包容性大,不怕犯錯。

原本在家中,家人會比較過去的能力,質疑她為什麼變這樣?不是家人無法接受她的情況,而是在歷經否認生病、接受現況、勇於面對、尋找支援的過程中,患者與家人都要有重新學習彼此的關係。「失智」雖然是一個不會好的病,但我們可以幫助患者及家人活得像人,可以更有尊嚴、更快樂,而不是成天生氣、抱怨、活在失望中。

湯麗玉說,雖然在我們眼前是一位失智的長者,但是他一定也有光輝的過去,而不是現在的樣子。輕度的失智不容易被發現,容易走丟、忘了關瓦斯……,這時候,家人要陪伴患者走出來,這樣退化速度才會減緩,不會一直退縮躲在家裡,像有位家屬,原本不能接受老伴失智的事實,參加「家屬訓練班」之後,學到了如何接納,不再認為老伴說「把台灣海峽打開」,就是「把熱水瓶打開」很怪。老伴一點也不想去日間照護中心,她會改口說你陪我去,居家服務員是我朋友,她要來幫我。也有的家屬會對於老爸、老媽白天睡,晚上說要去上班,她會對老阿爸說:「爸爸,我們先吃蛋糕,再去上班!」往往,他們吃完,就忘了!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也是減緩失智退化的不二法門,有助提升患者及家屬生活品質,懷疑是否罹患失智症,請到各大醫院神經科及精神科檢查,尤其是在輕度失智的階段,更需要全家人一起關心。(作者為大好書屋總編輯)

Box 1

<需要你關心>

家庭關係改變 可能導致失智

醫學上所謂的「失智症」,是指因腦部發生病變,或因衰老退化而導致腦部機能低下所致,因此所有類似失智症狀的發生,不能都單純歸因於腦部病變。

日本長期照護專家大田仁史指出,如果實際觀察每一位失智老人,就會發現,他們有的是因為遭遇與配偶生離死別等人際關係喪失而失智,有的是因搬家或入住安養機構等環境的改變而失智,或者因為老化而產生尿失禁及走動困難等身體障礙而失智。

因此,大田仁史說所謂的失智,是「與老年的自己產生關係障礙」的一種症狀。周遭家人的對待方式、當事人的生活閱歷、人生觀、價值觀,似乎都與失智有關,如果只以住院或服藥等醫療性措施來因應失智症,效果必定十分有限,最重要的是,是在實際的生活中,協助失智者改變環境及其人際關係。

Box 2

<需要你觀察>

失智症十大警訊

很多爸媽忙於工作,接送小朋友的任務,往往落在阿公阿嬤身上,如果他們有忘記的傾向時就會出問題。湯麗玉說,曾經發生原本要去小學接,但是老人家忘了,卻跑去幼稚園接的情況。

家有阿公、阿嬤的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注意,以下的十大警訊,共同關心高齡長輩:

一、記憶減退影響到工作

二、無法勝任原本熟悉的事務

三、言語表達出現問題

四、喪失對時間、地點的概念

五、判斷力變差、警覺性降低

六、抽象思考出現困難

七、東西擺錯亂放

八、個性改變

九、行為與情緒出現改變

十、活動及開創力喪失

資料來源: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關懷專線0800-474-580)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