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 林志遠/舊城舊事

2022/07/11 05:30

圖◎徐世賢

◎林志遠 圖◎徐世賢

大病院

每次回憶起宜蘭大病院時,腦海裡總像浮出一張張黑白照般,相片中在醫院的圍牆外似乎有個防空洞,有位和善的老頭兒每天挑油條豆漿擔來水溝旁擺攤,對面排班的三輪車逢雨天會垂下軍綠色油布遮雨,有對夫婦都在踩車,和曾祖母坐過他們車子跟隨神明遶境,政府推行計程車後,從此再沒見過他們,當時還替他們下落有點不安,老頭賣的油炸鬼長度只現在的一半,曾祖花兩毛錢買半條,他從中間撕開,我喜歡那油酥配甜甜的豆漿,這是週日特有的待遇,平常在家喝稀飯,配豆腐乳,胃口不好時稀飯摻砂糖,老頭兒比曾祖父年輕,大概是我那時認得的老人家中除曾祖父母外第二老的,「如果」還能遇到他, 一定認得出來……

一條街之遙的大病院就讓我覺得陌生,害怕的感覺讓我回憶小時情景變成如一幀幀蒼白貧乏的黑白照片。

昇平街

昇平街處於南北館市場,宜蘭大病院,省道媽祖宮之間,「昇平」應許此地是小康之區,附近新民派出所,對面警察宿舍,市民代表王來旺經營木材行,縣政府主任祕書開中央日報社,國小韓校長的家族做印刷行並銷售《國語日報》,新民堂為中產階級集資興建的新興廟寺,柱子上還留著包含我父親在內的捐獻人芳名。曾祖父揹我到媽祖宮吃消夜的經驗是一生開始領受親情的深刻印象,廟對面是夜市,方方塊塊的攤位排在一起,與南館市場的肉攤用白瓷磚砌成豆腐狀一模一樣,在那裡難得吃到清粥配肉鬆肉脯,這是生病吃不下正食換得的恩典,香菇鹹粥也成為一輩子根深蒂固的味蕾記憶。這些印象壓過廟宇裡的香煙繚繞及神明偶像對我產生的影響,在腦中的圖片不是黑白的,但感覺卻如病後帶點耍賴的成分。廟旁的巷弄,古典紅色的高牆簷瓦及雲龍琉璃,側門門檻階梯,較年長後體會台灣本土風味,當時那帶陰影的長巷,是活動或視力所及的盡頭,其實成為膽怯畏懼的另一層反映,粗野的同學就住在那巷子口。有次洗過澡渾身乾淨抹滿痱子粉不知如何晃到那裡,遇見一群小孩玩劇烈吵鬧的遊戲,聽到三字經罵人的粗話不能分辨針對的是旁人還是我,膽戰心驚屁滾尿流趕回家,像讓媽抱吃娘奶的無三小路用,才百公尺的遙遠空蕩茫茫的恐慌感至今留在潛意識變成惡夢的來源,真實生活中有人格缺陷一般。

南北館市場

北館市場進而也淪陷在我的軟弱空白之下,冬天時常生病,在王小兒科看診時好奇地盯著醫生瘦削深陷的眼眶,身旁的電暖爐讓人入神又覺得熱氣壓來令人窒息,母親帶上學前會先繞到市場的肉羹擔為我補償,那味道壓夾著這些往事存取在舌鼻之下,市場地面潮濕水氣不易蒸發,屋頂的燈光不足水漬帶黑色,總擔心鞋子會被沾濕走起來很費力似地,豬肉攤血淋淋肥脂油膩膩,鮮魚腥味,蔬菜嗆鼻,販夫走卒叫喝聲加劇我的煩躁,有時母親帶我來到對面的南館市場,邊逛邊等,擠在人群裡穿梭,唯恐抓不住母親的手或跟丟她在前面的身影,幾乎要哭出來,有時聽到警察的斥責聲,硬是沒收攤販的磅秤,令人心驚肉跳對市場一直帶著負面的印象。曾祖父帶我去吃粉圓薑湯,非肉食味的點心無法滿足口欲無法抹平對市場的偏見,南北館市場反映俗氣落後,在嬌生慣養在校好學生的優越心態下,突顯自尊的心情其實是相當自卑的。

縣立圖書館

圖書館原是改制前的市公所,現翻新後成市民代表會,圖書館遷到女子國小邊的現址。舊館獨棟和洋式高挑的樓,頗有氣派,書桌三人一排六人對座,國高中生在那自修,有一陣子,晚上關門離開前還把書本放在座位上卡位,第二天一開門,即刻殺到自己位置上,沒占到位,就覺整天渾身不對勁,不知如何念得下書。

現在站在代表會後面,望向演藝廳那邊羅曼菲的紀念雕塑,以前出圖書館,先看到衛生所,再見到中山公園的欄杆,國三時潘豐基導師聽說同學假藉讀書名義在此與女同學約會,曾遠遠躲在公園裡偷窺館內的動靜,衛生所旁的池塘邊垂垂楊柳,暑期夏荷,在那時算是一美景。高中聯考前在那K書,晚上九時半打掃後重開放給學生讀至十一時,考前幾天也不知得到誰特許,甚至念通宵。

宜蘭座

最早是姨丈公帶我們到宜蘭座看《白賊七》, 後來父親帶我去看《鳥》, 學校帶去看《不如歸》。新開的樂宮,南海,王子較夯,去看過《101忠狗》,《長船》,《傑遜王子戰群妖》……

我家外牆被用做電影海報廣告,大同戲院送免費電影票,兄弟姊妹看了很多于素秋,曹達華,石堅等演的《如來神掌》……長大點跟姊姊們到羅東日新看葛雷哥萊.畢克,洛赫遜,克拉克.蓋博……葛莉斯.凱麗,奧黛莉.赫本不是我的菜,常看珍.西蒙絲,蘇珊.海華……費雯.麗也看不上眼,光迷戀艾娃.嘉娜……我成為戲院一匹狼,一個人看電影,大部分同學看電視的華德狄斯奈樂園,我暗笑太幼稚,愛鑽研金像獎名片欣賞,愈難懂的愈起勁,畢.蘭卡斯特的《孽海癡魂》曾對我衝擊很大,簡直把電影欣賞當做神聖的事業,大導演比利.懷德,伊力.卡山,大衛.連,當時整個班上只我認識,報紙上有影評,《幼獅文藝》偶爾有專文,蒐集到這些相關的資訊,沒人可談悶得很,葉銘煜老是談李小龍,我百思不解,進一步攀上藝術文學甚至音樂哲學之門,電影是啟蒙,而裡面又牽涉一個女孩對我的致命的吸引力?思念C到了無可復加的地步,經常去宜蘭座,騎車去經過人家店門口,說穿了叫做騷擾,飛蛾撲火……

現在宜蘭座幾成廢墟,李秀蓉老師癡心設想做裝置藝術,那裡頭沾滿淚痕的箋紙,早化成灰燼,飄做空氣中的潮意,是我的「純真博物館」。●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