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週末.藝週推薦音樂劇】音樂劇 你LPC了嗎?─陳午明 台灣音樂劇活歷史的外百老匯經驗

2022/09/10 05:30

英文版《LPC》的鏡框式舞台,樂手與演員都同在舞台上,甚至20個段落的更衣室,都在舞台後方可透視處,成為表演的一部分。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因為劇名很長,有個暱稱叫《LPC》。英文版沒有中文劇名,直譯是「我愛你,你是完美的,現在改變吧」,在百老匯演出時的宣傳標語是:「一切你曾偷偷想過卻羞於承認的念頭,關於約會、浪漫、結婚、愛人、先生/老婆與親友們。」中文版也沒中文劇名,副題「愛情是永不褪流行的時尚,關係是沒有解答的日常」。

夫妻生活中的情慾關係充滿各種意外。

據說,看戲的觀眾,100人裡面,可能有99個人是對愛情的議題有興趣的。《LPC》百老匯原版有50幾對觀眾求婚成功,不只是約會神劇,更成為求婚神器;也有人常常重刷《LPC》,每次帶上不同對象試水溫,還有正就讀翻譯研究所的學生,決定以《LPC》的中文字幕做為論文研究內容,因此訪談翻譯者。

在受疫情衝擊的上半年,與疫後回溫緩慢的音樂劇市場,《LPC》於台北南村完成連演6個月的瘋狂計畫;7、8月間普遍慘淡的市場裡,《LPC》於台中國家歌劇院卻提早完售。《LPC》究竟有什麼魅力?音樂劇,你《LPC》了嗎?

活性界面製作創辦人陳午明。

專訪陳午明 談《LPC》成功的幕後關鍵

過去2、3年來,「音樂劇」類型的劇場節目特別多,無論是進口、原創,首演、重演、重製,或國語、台語、英語,都各有風光。其中尤以「活性界面」引進版權製作的紐約外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在2年內創下超過180場演出紀錄,且除了4、5月間疫情升溫,票房稍受影響之外,幾乎保有8、9成售票佳績,令人稱羨。

資深音樂劇製作人陳午明,曾於2007年與嵐創作體合作引進重製《LPC》在台北皇冠小劇場演出35場,場場爆滿;直到與夥伴創立「活性界面製作」,陳午明決定以《LPC》做為公司創業作,於2021年在台北信義區南村劇場打造出紐約小酒館風格的《LPC》,於音樂劇市場試水溫,結果35場口碑爆棚;於是乘勝追擊,宣告2022年開年就展開長達半年的Long Run(長銷式演出),至今仍是國內中小型音樂劇最佳紀錄作品。

這段期間,陳午明也時常受邀分享《LPC》的成功經驗,一一揭開這齣外百老匯第2長壽音樂劇,27年不敗的幕後關鍵。

父母關心子女的戀情有沒有可能走入婚姻,但往往事與願違。在結婚的當下有沒有遲疑或想逃跑的經驗?

問:什麼是紐約外百老匯?

答:紐約曼哈頓劇院區共有41間座位500席以上的劇院,通稱為百老匯劇院(Broadway theatre),高水準、長銷的商業現場演出,成為紐約市重要觀光景點,並組成百老匯聯盟,是知名音樂劇如《西貢小姐》、《歌劇魅影》等的演出場地。

外百老匯(Off-Broadway)就是相對於百老匯劇院規模比較小的,座位數100到499席的劇院,劇院數大約在5、60間到6、70間之間變動,因為有些劇院可能像影城那樣有3、4個廳,甚至有一個很大的,像威秀影城那樣,有7、8個廳,晚上7、8點的時候,一堆人在那邊看秀,然後排隊買爆米花什麼的。再往下到外外百老匯(Off-Off-Broadway),就是100個座位以下更小的場地,大約有100多間。

依循著這個不同的規模,會有比較市場性的或實驗性的節目類型,都會分別在不同的場域產生;但通常會是一個在創作跟開發上的進程,比較實驗性或新創的,比較可能會在外外百老匯,先做讀本類型的簡單實驗,狀況不錯的話,可以進入下一個開發期,大概200或300席的劇院,發現有一定市場性了,就會被帶到比較正式的500席以上的百老匯劇院裡面去。

問:《LPC》為何可成為外百老匯第2長壽音樂劇?

答:《LPC》是美國劇作家喬.迪皮特羅(Joe DiPietro)與作曲家吉米.羅伯茲(Jimmy Roberts)共創的作品,1996年起在外百老匯西區劇院首演,直到2008年,創下演出超過5000場紀錄,27年來授權多個國家搬演、重製,共有18種以上的語言版本,所到之處叫好叫座。

原創《LPC》與一般連貫的音樂劇故事不太一樣,是由20個獨立的片段,以年紀漸長的時間軸,串成人一生中各種年紀可能遇到的情感經驗,因此,多數是關於愛與兩性關係的場景,比如與陌生人的約會、進不了性的愛情關係、分手、結婚、生子後的家庭關係、老夫老妻、離婚與第二春,最後是老鰥夫、寡婦,在墓園參加告別式的各種想像……

愛情關係進入夫妻生活後的真實面貌。結婚30年的老夫老妻,有時愛情已淡到讓自己時常懷疑是否該分手。如果參與各種告別式成為緬懷已故另一半的儀式,愛情的墳墓會不會長出一朵花?

雖然是一齣喜劇,但為什麼觀眾可以看很多遍,難道是只有好吃又容易入口?事實上劇中有很多耐人尋味的內涵,有時反映人生的某些情境,不一定要用很艱澀的學問,但某些言語或情緒輕輕地碰你一下,你受到的衝擊是大是小,就與你個人的人生經驗有關。比如有一場陪女朋友看戲,她很入戲我卻很無聊;又比如夫妻開車帶小孩出去玩,哪個坐在副駕駛座的人沒有罵過駕駛「你給我專心一點」?或坐在駕駛座的人誰沒嫌過旁邊「你真的很煩ㄟ」?這些在日常生活中抓出來的場景,真的讓很多人有共感,很多人或多或少會中一兩個,這也是《LPC》笑笑鬧鬧中吸引人之處。

哪個坐在副駕駛座的人沒有罵過駕駛「你給我專心一點」?

歌真的好聽,一個個短片組成的戲劇結構,像吃西班牙TAPAS一樣,每一口都有不同的滋味,整頓吃下來就感覺很豐富。

問:引進《LPC》英文版在台灣演出的策略。

答:相較於紐約從外百老匯到百老匯的階段性產品發展,早期台灣的音樂劇開發由於場地限制,常常1步就進到大劇院去,但是否每部作品都可以符合大劇院規模投射出的能量?其實值得商榷。外百老匯那種讓作品規模逐步進化的形式是好的,一方面可以讓觀眾慢慢習慣在不同型態的場合,都能夠享受音樂劇的美好。喔!原來我可以在這邊看音樂劇,還可以喝點小酒,也許甚至點水餃來吃……

因此,在2021年再度引進《LPC》時,就鎖定於南村營造紐約小酒館的感覺,邊喝酒邊看戲對很多觀眾是一個新體驗,也是一種真正放鬆的休閒享受,不用擔心看不看得懂或有沒有人生大道理需要思考。

南村劇場打造演員與觀眾幾乎零距離的親密感。

這齣戲其實在國外也曾經在中大型劇院演出,但在南村希望營造的是比較親密的感覺,因此,每場觀眾席只設定139席,分為有餐桌可飲食的座位與一般觀眾席。為了日後發展成每年可重新搬演的長銷劇,南村的舞台與觀眾席都特別訂製符合空間氛圍的座椅以及觀眾席平台,因為南村白天是書店與咖啡館型態,工作人員每天下午要進場布置,晚上演出後馬上拆台,每天的翻台雖然辛苦,但為了觀眾的體驗,這樣的辛苦很值得。

最初在外百老匯的演出只有4個演員,在長達2個多小時的演出中轉換50多個角色,是一齣音樂性與挑戰性都非常高的作品。在南村的英文版也沿用紐約原創版本模式,但為避免演員長期演出產生的疲乏或鬆懈感,擴充編制達到11位演員輪演,如此搭配成54種2男2女的組合,還以不同組合創造觀眾一刷再刷的「集點」活動,是成功的策略之一。

這次《LPC》造成的風潮的確是一個起步:我們看見了有忠實觀眾不斷多刷;還有網路團購、搶票的現象……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希望音樂劇可以成為大眾的生活娛樂選項之一,走進劇場,與我們一同享受音樂和戲劇的美好。

英文版《LPC》演出過程包括換裝、短暫等戲都在舞台,直到最後衣架空了,彷彿也把人生走了一趟。

問:英文版《LPC》在台灣至今締造的紀錄。

答:2022年共演出149場,總觀眾數17978人次。2021演出35場,總觀眾數4169人次。2022年南村版多刷紀錄:3刷共87人;6刷44人;10刷14人;20刷以上2人;30刷1人。

中文版《LPC》上演中

中文版《LPC》由瘋戲樂工作室製作推出,藝術總監王希文表示,中文版原定於2020年登場,受疫情影響延宕至今年8月28日才順利於信義誠品開演。挾外百老匯長壽劇的好口碑,3場預覽與正式首演都創幾近滿座佳績;預計以56場挑戰定目劇演出。

瘋戲樂工作室製作的中文版《LPC》正在信義誠品演出中。

中文轉譯的《LPC》以超時空不出戲前提,賦予經典旋律當代與在地新生命。20段映照人生各階段愛情寫照的小故事,從約會、戀愛、婚姻到黃昏之戀,在語彙上更貼近現代人生命經驗,符合不同時代的愛情觀;而為保留《LPC》紐約版經典元素,又能加入台灣特色與時事梗,中文版邀請外文底蘊深厚的歌手史茵茵及得台北書展大獎首獎作家李文萱進行文本轉譯,且每段中文翻譯完成後,需再翻回英文送交外百老匯的原創團隊,一一確認溝通不違反經典元素。

舞台設計則採類走秀的三面台,創造演員與觀眾間幾乎零距離的沉浸效果,另一面大螢幕巧妙串接各種情境畫面;每場演出一樣都由4位演員穿梭在各種年齡、社交角色與愛情需求中。56場共集合9位劇場實力派演員,包括大甜、竺定誼、周定緯、崔台鎬、曾思瑜、楊宗昇、管罄、賴玟君、顏辰歡等,輪番搭配檔期,提供不同組合的新鮮感。即日起演出至10月16日,場次與卡司資訊詳見瘋戲樂工作室官方粉絲專頁與口袋售票官網。

類走秀的三面台,創造演員與觀眾間幾乎零距離的沉浸效果。

陳午明小檔案

活性界面製作創辦人、Vocal Asia執行長、神秘失控人聲樂團團長。在亞洲推動阿卡貝拉音樂發展多年,自2011年起連年主辦人聲藝術節「Vocal Asia Festival」等;於台灣、中國、香港等地有多部音樂會以及劇場作品,同時致力於台灣劇場IP轉化與商業劇場開發製作及相關商模研發。近期重要作品為台灣原創音樂劇《不讀書俱樂部》影劇化(2021釜山國際影展入圍),以及外百老匯音樂劇《I Love You, You’re Perfect, Now Change》。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