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第42屆行政院文化獎揭曉 李淑德、黃俊雄及吳靜吉獲獎

2023/01/08 05:30

有「台灣小提琴之母」美譽的李淑德,投入台灣弦樂教育逾50年。 (屏東縣政府文化處提供)

〔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我國官方主辦等級最高的國家文化獎項「行政院文化獎」,昨由文化部公布第42屆得主名單,由傑出藝文界人士李淑德、黃俊雄及吳靜吉獲此殊榮。

被譽為台灣文化推手的吳靜吉,在當代劇場發展、文化藝術環境、藝文學術交流、表演藝術團隊經營等貢獻良多。 (吳靜吉提供)

有「台灣小提琴之母」之稱的李淑德於1929年出生於屏東,1957年赴美求學,並於1964年取得小提琴音樂碩士後回台任教,投入台灣弦樂教育逾50年,作育英才無數,長年於全國奔走,尋找適於演奏小提琴的少年人才,培養出許多知名小提琴家與學者,對於台灣音樂發展及提升國際能見度具卓越貢獻,1993年獲「台美基金會人文獎」、2015年獲頒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之「終身成就獎」、2017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黃俊雄將內台布袋戲帶進電視,將其父黃海岱的《忠勇孝義傳》改編為電視布袋戲《雲州大儒俠》,掀起台灣布袋戲的風潮。 (霹靂國際多媒體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布袋戲國寶黃俊雄,1933年出生於雲林,14歲起,隨其父黃海岱學習布袋戲,經歷內台戲、電影、電視時期,積極創新布袋戲表演方式與技術,19歲自組五洲園第三團,勇於嘗試布袋戲的改革,演出形式廣受好評,不僅在內台布袋戲嶄露光芒,1958年更以布袋戲電影《西遊記》參加法國坎城影展。1970年代起,黃俊雄將傳統布袋戲改編為電視布袋戲,掀起台灣電視布袋戲演藝高峰,其中《雲州大儒俠史豔文》更風靡全國,「在電視前看史豔文」也成為台灣人的共同回憶。黃俊雄於2002年獲第37屆電視金鐘獎終生成就獎-特別獎、2006年獲第10屆國家文藝獎-偶戲藝師、2010年獲教育部表揚推展本土語言傑出貢獻獎、2011年獲文建會指定為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布袋戲」保存者、2015年獲總統頒授二等景星勳章。

集教育工作者、文字創作者、表演藝術工作者、文化事務管理者等身分於一身的吳靜吉,生於1939年,對當代劇場發展、文化藝術環境、藝文學術交流、表演藝術團隊經營等範疇皆有卓越貢獻成果,被譽為台灣文化的推手。1977年吳靜吉與金士傑等人接手耕莘實驗劇團(後更名為蘭陵劇坊),將La MaMa實驗劇坊的經驗與訓練方法帶回台灣,融合東西方劇場元素與台北生活經驗,開創演員為主的劇場概念,對台灣當代劇場發展影響深遠。吳靜吉將自己定位為「無圍牆的教育工作者」,協助各領域創造「創造力」,並開創偏鄉藝術教育。2020年獲教育部第7屆「教育部藝術教育貢獻獎」終身成就獎、2021年獲文化部文協獎章。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