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藝術文化】追憶陳銀輝 未完成遺作〈醒〉曝光 內藏洋蔥令學生心疼

2024/01/15 05:30

陳銀輝遺作〈醒〉,2021~,油彩麻布,112x145.5公分。
(蘇憲法提供)

〔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台灣戰後第一代抒情抽象畫家陳銀輝於8日辭世,享耆壽93歲。已擇定於1月20日下午,在台中市立殯儀館舉行公祭,治喪委員會總幹事為台中藝術家蔡正一。另由陳銀輝的學生蘇憲法主撰追憶文,陳銀輝生前最後一張遺作也首度曝光。

陳銀輝作品〈睡〉,2021年,油彩麻布,112x145.5公分。
(國美館提供)

蘇憲法表示,他在驚聞恩師辭世的隔天趕赴靈堂捻香祭拜,師母楊淑貞悲傷地跟他說,很遺憾陳銀輝生前還有一幅未完成的80號作品〈醒〉,大約完成8成,很可惜再也無法繼續。〈醒〉其實是2021年作品〈睡〉的回應之作,國立台灣美術館於2021年7月為陳銀輝籌辦「取色賦形.捨像傳神──陳銀輝90藝術歷程」大型個展,〈睡〉為展出作品之一,後由國美館典藏。

當年90高齡的陳銀輝,身體狀況幾乎已不容許再創作,但陳銀輝堅持有生之日一定要一直畫下去,而對陳銀輝無條件支持的楊淑貞則認為,最後的作品「一直睡也不好」,便提議畫一張〈醒〉,為「醒著」而努力。但陳銀輝的身體已經很虛弱,每次提筆畫畫,都是由楊淑貞從身後抱住他,撐著他畫下去。蘇憲法說,想到二老在年邁身體的困境裡,互相扶持,為藝術撐下去的執著與毅力,著實讓他既感動又心疼。

蘇憲法還提到他心目中無可取代的「陳銀輝風格」,「老師創作70餘年,從早期1960年代以前的後印象主義時期,及由立體主義(1960-1980)風格開始的形式探索,到80年代形塑出自己獨特的抒情抽象風格,也確立了戰後台灣第一代最具代表性畫家的地位。」

這個「陳銀輝風格」,感性取代理性;通過作品中強而有力的「線條」,色彩被要求賦予一種更為突出的角色,不受限於物象外型及固有色,而是依憑主觀賦予新的色彩,再以線條交錯其中,而色彩所堆疊出來的大片色面變化多端,厚塗薄擦,輔以中低彩度色塊包圍,在視覺呈現上,濃重的色彩、流動的線條,多視點的視域以及生命的暗喻等,成為「陳銀輝風格」的獨特美學。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