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自由副刊】莫札特效應

2010/03/21 06:00

◎賴志穎

總有各種傳說軼聞圍繞著音樂神童莫札特,包括對音準超敏感的他多不喜歡長笛(幸好他還是留了一些作品給這個樂器)、在十二歲左右就寫出了兩部歌劇、不顧禮節地去親吻奧地利的泰瑞莎女皇、最後連死亡都充滿了神祕色彩(並讓另一名作曲家薩利耶里成為音樂史上最倒楣的人),以致我們看到他略帶黃腔的書信時才會猛然驚覺,啊,神童也是有日常生活的,即使他只活三十五歲,但大半活著的時間也不能以「童」來稱呼他了。

他就像本經上品的藥(靈芝、茯苓、天麻之流),是拿來做研究的代表,音樂史上,提到古典時期怎麼能少他(但他的作曲語彙卻是超前他時代的),此外他總是西方幾個研究高智商的代表之一(據推測,他的智商比愛因斯坦高,可惜《相對論》沒有因此早兩百年被發現),我還在唱片行拿他的四十號交響曲給以「如果我買不到一張好聽的古典音樂唱片我就從此不學音樂了」為藉口威脅我(干我啥事呀?)的表妹,讓她聽完以毫不在乎的語氣說「好吧那我只好繼續學了」,尤有甚者,到奧地利誰人不帶幾款莫札特巧克力(他和巧克力的關係是?),而所謂「莫札特效應」的代表、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K448(吾父這個諧音狂若注意這編號一定會跳針般說「死死吧」),更是讓莫札特變成真正「有用」的代表。

所謂莫札特效應,簡而言之,就是曾有一些科學家在《Nature》發表論文,描述若每天聽這首曲子幾十分鐘,智商就會增加多少云云。

這件事就剛好發生在我要考高中聯考的時候,某天,我父母突然興奮地問我,有沒有聽過莫札特的這闕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我說有呀,還是奧地利的莫札特大師德慕斯(Jorg Demus)和長相喜感的Paul Badura-Skoda的版本呢。他們就說,你以後每天至少聽個十分鐘吧,會對你聯考(這是歷史名詞耶)有幫助喔!然後就是一堆關於聽莫札特能提升智商的說法,讓我還不免懷疑自己智商是多低讓父母聽到偏方會對我那麼躍躍欲試。我當然接受父母的好意,在聯考那兩天,只要休息時就會用隨身聽播放這首曲子,可是如果把聯考的結果(建中)歸咎於我在聯考前聽音樂,那我之前的溫習都不算數嗎?更何況,「每一個故事的結束就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人生又不是到高中聯考就圓滿了,接下來走著瞧呢。

事實上,除了唱片之外,我早就買了這闕奏鳴曲的譜,當時迷上四手聯彈和雙鋼琴,有找新譜和唱片的衝動,問題我沒有四隻手,就算有四隻手家裡也沒有兩台琴,偏偏舍妹很不受教每次被我抓來彈四手聯彈就想逃(理由是我太兇),於是每當我想享受和人合奏的感覺時,我就會拿一台錄音機放在旁邊,先錄了其中一部,然後再和自己的錄音合奏。這些是鋼琴課額外的曲目,並沒列入教程,因此我可以不受拘束地照自己的意思詮釋,彈錯就彈錯了,反正這些只關乎於我,不關乎其他人,如此晃晃悠悠地度過了許多週日下午有莫札特和舒伯特陪伴的時光。我不在乎莫札特的音樂和智商有沒有關,畢竟科學已經占據了我大部分的生活,不需要它來替莫札特代言了。●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