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親子會客室〉國中會考後……

2014/07/28 06:00

圖/陳佳蕙

文/sally

圖/陳佳蕙

任何考試制度對孩子的影響也只是一時的,一個人能持續培養各種能力及努力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才是家長及孩子一輩子的重要課題……

每一種制度都有一段陣痛期,制度是人訂的,有利於某些狀況,相對就會不利於某些狀況,對某些族群有利,某些族群可能就沒那麼有利。

作文好的人與數學好的人一樣,多少有一點天生的細胞及敏感度,作文好的人不見得數學好,數學好的人不見得作文好,全面的人畢竟是少數。為了這次會考,已經讓所有家長及學生焦慮不已。

但我比較不解的是,從以前到現在學科比較順序都是國英數,先比國文再比英文再比數學,這就是人訂的制度,為什麼是這樣,沒有人提出疑問。大家習以為常被制約了,反正就是要先比國文。

友人的女兒也參與了這次的盛會,友人是個不折不扣不壓迫孩子的「開明媽」,不過面對會考結果仍不免有小小的擔心,於是開明媽把內心的擔憂在facebook上告訴了我,句子是這樣寫的:「孩子勸不聽,就是要念高中,好笑的是都沒在念書,還想繼續升學。」

<爸媽加油>適才適性 路不是只有一條

看了開明媽的心事,令我想起6、7年前大外甥也面臨人生的第一場重大考試——基測,PR93在北北基的標準裡,大概就是社區高中而不是有名的明星高中。

我家老哥協助大外甥剖析自己的個性及態度,了解自己的興趣較偏向喜歡動手操作,且個性活潑大方,雖也頗具藝術欣賞的眼光,但不喜歡耗時背誦的文史地科目,最後決定選擇大安高工就讀;現在是台北科大大三學生,這個歷程讓孩子學習到剖析自己、了解自己、接納自己。

大外甥告訴我,他高二時在父母的一路支持下,順利考過了全民英檢中高級;而在大二時,大外甥為了了解自己,跑去報名了多益考試,考了800分,得意地告訴我,在他的眼神中閃耀著自信。大外甥說,班上有些外籍交換生,由於自己的外語挺靈光的,因為擁有了這項能力,使他能協助許多外籍生,同時與他們成為了好朋友。

他課業閒暇之餘,也替人組裝音響賺點工資,貼補自己的生活開銷。老哥家的老二一直以來學術性向清楚,於是選擇普通高中就讀,目前是建中一年級的孩子。

我把兩個例子與友人分享,我告訴友人,12年國教一直高喊適性揚才,可是家長一直沒有去思考孩子的優勢及能力究竟在哪裡,一味想走學術性向的普通高中,如果孩子的確有學術性向,那麼孩子在普通高中就讀,就會如魚得水遊刃有餘;父母的態度如果讓孩子覺得「因為我不讀書,所以要我去讀高職」,那麼孩子就會認定高職是不好的,排斥選高職。

當父母的還是要心平氣和接納、支持孩子,別讓孩子覺得我偏要,只是一時滿足自己與別人一樣都讀普通高中,3年後競爭對手還是這批人,試問自己排在哪個位子,重點是哪一個位子最能使自己發揮到最好?而不是不想面對,3年後再面對,孩子只有延後成熟,更辛若的是家長。

我自己與外子都跟孩子說,有學術性向只是讀書時代較順利,但不是全部。我家老二固然較有學術性向,我們告訴孩子:珍惜自己擁有的能力努力發揮,但那不是全部的人生,也不是現在學業成績好,以後就會順利。

<孩子加油>人生路很長 考試只是一時

人生是一連串不斷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歷程,也許因為一時的運氣而得到了一般世人眼光中所謂的明星學校或理想的工作位階,但最後都還是會因為你的人生態度及各項能力是否足夠,而回到你該到的位子。

之前知名主廚阿基師在報紙上發表送給畢業生的一句話:有多少解決問題的能力,就領多少薪水。

我想任何考試制度對孩子的影響也只是一時的,一個人能持續培養各種能力及努力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的態度,才是家長及孩子一輩子的重要課題。

每個縣市都應該為有學術性向的小眾孩子保有一個發揮的空間,也應該給予絕大多數的大眾孩子更多掌聲鼓勵及肯定的眼神。不論選擇哪一條路、哪一所學校,孩子需要的是父母、親人、社會大眾接納、關懷及肯定的眼神,也就能減少青少年孩子對社會的敵對及不滿,也才能預防孩子因為無聊,而出現光怪陸離的反社會情緒及行為。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