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家庭親子】〈全球觀測站〉包尿布上學 英教改爭議多

2015/06/09 06:00

英國學校從小學起就有全國性考試,6、7歲的二年級起就開始第一次類「國考」。(路透)

文/駐歐特派記者胡蕙寧

英格蘭專家呼籲,早教政策應該推延正規教育的年齡往後一點,約6、7歲才開始入學。(胡蕙寧攝)

台灣教改吵不休,英國也不遑相讓。尤其是到底幾歲該開始上學,就足以讓教育官員與專家從各大媒體吵到家裡。

歐洲各國對於孩童的最早入校年齡,有著國情跟歷史上的部分差距。其中如德、法、丹、奧、比、希、挪、荷、葡、西、瑞、義、匈等13國,兒童從6歲起接受正規教育。歐洲國家從7歲開始上學的,則有芬蘭、瑞典、波蘭、保加利亞、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數國。這之中,英國幾乎是所有國家中最早入學的國家,法定3歲起就可入小學附設幼稚園,4歲起上預校(pre school),正規教育從5歲開始就上一年級。

也就是英國孩子的法定學前教育是從3歲就開始,每天3小時由政府出錢,多出的時間父母自付費用,政府稱之為「早年基礎階段」(Early Years Foundation Stage, EYFS)頒布教學大綱給各校,因為不少孩子入學時都還包著尿布,所以這個教學大綱另被取名為「尿布教學大綱」(nappy curriculum),全英格蘭適用(蘇格蘭、北愛、威爾斯自定另套教育政策)。

在「尿布教學大綱」裡的建議,包括了啟發孩童個人與社交能力的發展、語言表達和數算能力等。事實上如此早就送孩子上學校,受到不少英國父母的歡迎,尤其是對英國父母的荷包跟時間處理都是一大優點。

<學者跳出來>過早學測 呼籲要檢討

但問題就在英國學校從小學起就有全國性考試,6、7歲的二年級起,就開始第一次類「國考」,做為對學校排名部分考核的依據,考試項目是語文和數算能力。

目前保守黨的政府還考慮將這種正式測定提早到5歲的一年級,這立刻惹惱一些看不下去的專家學者,在去年九月新學期開始,就有127位學者、專家、教師、作家和兒童慈善組織負責人聯名發表一封公開信,嚴厲呼籲政府徹底檢討並重新評估早期教育的相關政策。

這些專家學者擔心過早讓孩子接受語文和數算的正規教育,會剝奪孩子玩樂的權利,因而造成深重的「損害」,建議英國的正規教育應該往後推一到兩年,從6或7歲開始。他們認為5歲的孩子應該以玩樂為主,這個年歲就開始正規教育不但太早也太多。這封公開信立刻就被加入要求重新檢討英國早期教育政策的運動中,這場教改運動名稱就叫「過多,過早」。

這群英格蘭專家呼籲,英國的早教政策應該效法斯堪地納維亞等國家,也就是推延正規教育的年齡往後一點,約6、7歲才開始入學,北歐國家大多是先讓孩子在校外玩夠了,才正式去學校受教。根據數據顯示,他們的孩子後期發展相對更快更好。

結果繼這封公開信後,國際經合組織OECD發表的最新報告中,對24國16至24歲青年的語文和數學能力做排名,前3名數學強國是荷蘭、芬蘭和日本,英國在語文部分只達第21名、數學第22名,全在倒數名次榜上。

<家長教師反對>新教改大綱 日子難過了

英國專家於是補問:孩子早上學又早考試,到底發揮了什麼功能?

但英國目前的保守黨跟自民黨聯合政府對專家的呼籲置之不理,認為英國在多項國際教育評比中都落後許多,不制定政策來「迎頭趕上」,英國的前途「堪憂」。

英國現任教育大臣發言人認為,這些呼籲或反制活動都是想要「降低考試的價值和對公立教育的期望值」。英國兒童教育部長伊麗莎白‧羅斯(Elizabeth Rruss)甚至在報上回應說,「如果在乎窮人的孩子,教育就必須從早開始」。她的觀點將英國一刀分成貧富兩半,富家孩子家裡錢、閒都有才能談寓教於樂。貧家小孩沒這種福氣,如果又延遲上學年齡,將會是這種制度下最吃虧的一群。

這個反擊立刻又引起軒然大波,專家大罵政府官員的意思就是窮人不會自己教孩子,政府如果不早點把窮孩子送進學校,就無法「挽救」他們!這跟英國議會在1870年通過孩童必須5歲就入學的法案想法相當,當時就是政府擔心英國窮孩童有受家庭剝削或上街頭遊蕩的危險,才定案要孩子早點入學。也就是英國教育官員的思想,根本還停留在維多利亞時代,難怪對應21世紀,有著適應的困難!

這場爭端還持續中,但英國政府還是為了「國家前途」,在今年頒布的新教改大綱,要求各校提高教學目標與測試成果,讓不少教師跟家長大呼日子難過。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