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楊明怡/台北報導〕剛過不惑的梁予怡最近辭去工作,投入她成立的左撇子工場第三部作品《第貳零貳壹號饅頭幻想曲》,3年前,她北藝大劇場藝術創作研究所畢業前寫下故事的雛形,年初,她大改劇本,拿去投台南文學獎,得了優等。
得獎的劇本名稱叫《多孔隙》,搬進劇場呈現時改了名字,為什麼?梁予怡說,因為她對「饅頭」很著迷。
「饅頭白白的,看起來好像很純真,可是它其實滿暴力的」,梁予怡說,《第貳零貳壹號饅頭幻想曲》和饅頭有關,但饅頭不是重點,她因為饅頭想到、想說的,是「體制」和「體制的建立」,「比如說,學校教育就像把小孩子變成一個個出爐的饅頭,給你一樣的模子,讓你考一樣的試,然後大家從這個體制出來,變得一模一樣。」
梁予怡找來3年前上一部作品合作的老班底,5名演員呂俊翰、林方方、柯念萱、黃家曄、鄭鼎諺,黃家曄是副團長,呂俊翰、鄭鼎諺是第一次共事。改劇本前,她和他們聊天,請他們分享各自的經歷,部分經歷成為戲的一部分,再交給其他演員來演。
劇場的有機發生在此。
梁予怡說,從劇本到呈現,大致按她的想像走,她按照角色的樣子找了5個演員,「然後,我突然覺得那太理所當然了。」到這裡,《饅頭幻想曲》出現了變化,她說服演員,包括一名queer演員,一人扮演兩個角色,在沒有中場休息的一齣戲裡切換性別。
「因為我想談『體制』,體制建構可能包括一個人的社會地位,他的階級,性別我覺得也是很大一部分」,梁予怡說,「交換」之後,她想談的東西似乎更明顯了,她希望女生或性別弱勢能進劇場看這部戲,「他們應該會很喜歡」,但戲並不沉重,任何人都可以來看,「看完覺得『呵呵呵很好笑』,就笑了,那也沒有問題」。
《第貳零貳壹號饅頭幻想曲》12月3日至12月5日在牯嶺街小劇場演出4場,購票至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