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廖雪茹/新竹報導〕新竹縣歷史建築「植松材木竹東出張所」,為竹東林業百年歷史的重要見證,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新竹分署昨天(18日)召開修復及再利用說明會,與會人士對於館舍的活化,踴躍提出串連林業與在地文化、經濟軸線、特色展示模式、落實木業教育等;分署長夏榮生表示,交流意見將納入後續計畫執行參考,希望重新調整建築機能,符合現代需求,以期創造兼具歷史人文、景觀與生態的優質環境。
說明會由中冶環境造形顧問公司郭中端團隊,先就歷史建築未來的修復及再利用提出調研、發掘與構想簡報。各級民意代表和林業耆老林清治等約40人參與。竹東鎮長郭遠彰表示,竹東出張所位在竹東核心地帶,現由鎮公所維護管理,希望在教育展示的同時,也能導入一些經濟活動,帶動竹東繁華,讓文化資產的活化與保存更具效益。
竹東鎮民代表葉日嘉建議,改善目前出張所外圍動線凌亂的現況,以維護安全和環境品質;其次,他建議將竹東林業宿舍群區內的688地號,從國有財產署撥還給林業署,以便統一管理及整體規劃。
文史工作者鄧毅中建議,將文化資產的範圍擴大,東林路另一端林務局宿舍群也應納入,共同登錄為文資法中的聚落建築群。出張所再利用的設計,應增加木工體驗式教學區,戶外草皮可增設兒童遊戲區,設置木構溜滑梯等。他也提議以生態博物館方式,規劃竹東木藝博物館並設置館長一職。
簡報指出,植松材木店踏足臺灣的時間點最早可追溯至1906年,店主平戶吉藏在臺北車站附近的北門街七番地成立植松材木店臺北支店,而後陸續成立羅東、嘉義、豐原、埔里、竹東等出張所,由於竹東出張所是戰爭時期主要提供軍方所需用材的製材廠,因此到戰爭後期成為員工人數最多的出張所,至今,在竹東林業宿舍群內仍留下當時所興建多棟類型的日式木構造宿舍。
二戰後,林業管理委員會接收植松在竹東的林業資產後改名竹東林場,延續竹東的林業發展,陸續擴建製材廠辦公室、乾燥廠等設施,成就了竹東在二戰後持續成為新竹林業發展的重鎮地位;民國64年因政策因素減少森林開發,製材行業陸續結束,轉而走向森林保育與育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