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董柏廷/台北報導〕由台北市立美術館主辦的「摩登生活:台灣建築1949-1983」展,邀請三位建築學者吳光庭、王俊雄與王增榮共同研究策畫,籌備期超過3年,建築設計圖、模型、檔案、影像紀錄等共計超過200件作品,聚焦二次大戰結束後,1949至1983年間的影響台灣建築發展脈絡與生活文化。將於23日至6月30日,在北美館展出。
吳光庭表示「建築不僅是一個物理空間,更是一個時代的生活方式,更是理想願景的投射。」二戰結束後台灣面臨政權轉變,1949年底南京國民政府播遷來台,將不同建築的工法、觀念與生活方式一併帶來,對當時受日本殖民文化影響甚深的台灣帶來衝擊。透過展覽可以窺照自1949年至1983年之間,不僅是建築的演變,也有生活文化轉變的進程。
2021年北美館展開「二戰後至1980年代的台灣建築」專題研究,思考美術館所在的地域空間,並回溯戰後的城市治理、建築發展背後等歷史情境。2022、2023年陸續舉辦「現代與非現代」、「傳統與非傳統:二戰後至當代」台灣戰後建築論壇,今年中以展覽方式全面呈現多年的研究成果,並以六個子題展開,包含「美援」、「中國復古」、「中國現代」、「在地現代」、「非典型」以及「新生活」,將「建築」視為一個窺探過去的觀景窗,揭示台灣在探求現代性的同時,在政治、社會、宗教、藝術與商業等層面,經歷的融合與碰撞。展覽詳詢北美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