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顏宏駿/彰化報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張素玢,研究日本殖民時期的「移民村」歷史,著有《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該書翻譯成日文,並在日本出版,引起日本諸多「歷史迷」的迴響。其中「讀賣新聞」退休記者齋藤治與友人今天一起到北斗、埤頭地區尋找遺跡,他們驚喜發現,以前從日本移民到這裡的大都來自「鹿兒島」,彰水路跨越東螺溪的「鹿島橋」就是證明。
100多年前大日本帝國採行「策略性」的移民,日本人曾「舉家搬遷」到台灣,最早搬遷至花蓮,1932年治理濁水溪完成,中台灣多出5000多公頃的河川「浮覆地」,日本人把移民安置到這裡,濁水溪「日本移民村」最多到近4000人,張素玢把這段歷史研究寫在《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一書。
齋藤治看完日文版後,相當感動,揪友人一起到台灣尋找移民村的歷史。他們由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講師柯鴻基的帶領,分別探訪昔日北斗郡的大橋組、圳寮組、舊眉組,以及從一號仔到十一號仔。柯鴻基拿出昔日日治時期的地圖,按圖索驥,讓來訪日人一窺當年移民村的規模。
齋藤治說,他喜歡研究日本與中國、台灣的歷史,對於日本當年的殖民不太清楚,張素玢的著作讓他收獲很多,從書本上了解日本在台移民村總覺得不過癮,現在勘查,整個立體起來。最令他印象深刻的是「鹿島橋」,原來移民村是沿著濁水溪的浮覆地而建,書中提到北斗郡有很多來自鹿兒島的移民,今天看到「鹿島橋」,非常驚喜。
柯鴻基表示,移民村曾是北斗郡一段日人開發史,能留下的來遺跡少之又少,但從老地名和村落的格局都能看出移民村的位置和規模。當年的移民主要來自較貧窮的日本九州,日本戰敗,移民村解體,日人返回母國,10年前有「灣生尋根」,主要來自移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