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術文化】五千年「史前碗公」首亮相 十三行博物館展出南島食代

2022/03/15 05:30

「南島食代——古代南島飲食文化特展」展出具有五千年歷史的大坌坑文化大碗公,細緻的刻劃紋和粗繩紋,展現獨特的樸質美感。(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記者林欣漢/新北報導〕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即日起至9月25日舉辦「南島食代——古代南島飲食文化特展」,首度展出已有5千年歷史、北台灣少見的大坌坑文化「史前碗公」。

「巴圖」型石器在許多太平洋地區被視為重要的器物,甚至成為家族的傳世之寶。(十三行博物館/提供)

十三行博物館館長柏麗梅指出,從出土遺物的高度相似性,可以確認台灣的原住民族與東南亞、大洋洲的南島語族,在上千年前是一家人,從特展中可以發掘彼此連結的文化線索,台灣是南島語族分布的最北端,也是專家學者公認的發源地,以八里區觀音山麓「大坌坑考古遺址」命名的「大坌坑文化」,更被視為南島語族的祖先型文化。

她指出,在距今5千多年前,一批外來移民跨越台灣海峽從淡水河口登陸,帶來農耕知識與製陶技術,這群被稱為「大坌坑文化人」的先民,徹底改變台灣島上的文化面貌,在淡水區水碓尾考古遺址出土的大坌坑文化陶缽,口緣上頭有細緻的刻劃紋,主體部分布滿粗繩紋,呈現質樸的美感,顯示在新石器早期,人類已有閒情逸致製作風格器物,展現獨特的生活美學。

柏麗梅表示,除了吃飯用的「食器」,「南島食代特展」也展出多件取得食材必須用到的「石器」,有農耕用的石鋤與石斧、打獵用的石簇以及捕魚用的槍頭,還有在軍功寮考古遺址出土的「巴圖」型石器。「巴圖」在太平洋許多地區都被廣泛使用,呈扁平的長條形,一端為圓弧形刃部,另一端為柄,除了作為農耕用具,也是毛利人的禦敵武器,更被當作是家族的傳世之寶,有神聖的宗教意涵。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