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於2009年興建完成的澎湖南海候船室,是在地人及旅客往來七美及望安的轉運樞紐,完工13年來不曾有較大改變。交通部航港局與台灣設計研究院合作,在藍色公路的計畫下,承擔起導入美學改造的首發場站,為澎湖南海候船室進行改造。
設計團隊針對空間、乘船體驗及購票服務流程調研之後,梳理出11處服務痛點,包含:指標不清楚、購票資訊零散、排隊動線衝突等問題。團隊透過使用行為分析、梳理分類航班、票務、公告等資訊,採用強化電子顯示器及公佈欄,讓原本到處補丁式張貼的資訊不再干擾民眾視覺。
建築外觀採用減法設計,移除滯水池,改為休憩平台,同時將候船室招牌移至明顯位置,並以白色為主色調,跳脫以往的陰暗色彩,售票服務台則以澎湖玄武岩為發想,採用灰色塗裝,與純白空間呼應,另調整服務鈴高度、貼附點字標示,以便無障礙空間使用者使用。
台灣做為海洋國家,永續的海洋政策為政府努力的目標之一,因此藍色公路10年整體發展規畫更為重要。設研院提出以「Taiwan Hi」做為藍色公路品牌,並針對全台灣不同等級港口空間進行調查與分析。除南海候船室之外,未來會將設計延伸應用至船票、航運工具、船舶指標、禮贈品。候船室完工後,當地居民反饋:「買票和窗口動態螢幕資訊顯示比以前清晰許多,同時排隊路線也較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