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凃盈如/台北報導〕被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的賴和,其留下的手稿為台灣文學史珍寶。在賴和129歲冥誕(5月28日)前夕,昨(26)日由賴和長孫、也是賴和紀念館暨賴和文教基金會創辦人賴悅顏代表,將〈豐作〉等文物捐贈予國立台灣文學館。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在賴和先生129歲冥誕前夕及1923年因「治警事件」入獄百週年之際,國家能接受賴和基金會捐贈手稿原件,更顯其意義。史哲指出,從賴和獄中所作的日記、詩作,到有感於二林事件蔗農痛苦而寫下的〈豐作〉、寫霧社事件的〈南國哀歌〉,賴和一生有意識地使用台語文寫作,可說是推動台語書寫的重要人物。
台文館表示,近年積極推動的「擬真複製技術」,在文物得以妥善保存的同時,擬真複製品也能持續傳遞作家精神與文字力量。此外,台文館也長期致力於文學轉譯,透過多元媒介向大眾推廣文學家及其作品,近期即有「驟雨」自動摺疊傘、「一桿秤仔」球棒等文創商品,期待大眾透過反覆「閱讀」賴和,感受作家魅力。
賴和(1894-1943)是醫生與作家,曾參與台灣文化協會,並任《臺灣民報》文藝欄編輯,積極推動台灣新文學運動。創作文類以詩、小說為主,題材歌頌自由、平等價值,反對強權壓迫。1994年為紀念賴和百歲冥誕,由民間發起、賴和後人捐款成立賴和文教基金會。1995年進一步成立賴和紀念館,典藏完整的賴和藏書、字畫、手稿及相關文獻資料,是相當具指標性的地方文學館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