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卜艾
2008年,土耳其藝術家雷菲克.阿納多爾(Refik Anadol)首創「數據繪畫」(Data Painting)一詞,藉以表達將數據資料做為顏料,將想像具體繪製成形的觀點。2019年,阿納多爾運用在社交平台上公開、與紐約相關的1億張照片的數據資料,創作了30分鐘的影像作品。2021年,阿納多爾與神經科學家泰勒.庫恩(Taylor Kuhn)在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共同發表作品〈空間感知〉,將70兆位元組的核磁共振資料數據應用於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建構大腦迴路變化的模型。2022年,阿納多爾創作了世界第一個以NFT形式詮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數位建築作品──位於巴塞隆納的高第〈巴特羅之家〉,這件隨時變化的數據演算作品,會根據即時收集的環境資料如天氣、建築周邊的活動而產生變化。〈巴特羅之家〉於2022年5月10日的佳士得拍賣以138萬美元成交。
倫敦蛇形畫廊(Serpentine Gallery)至4月7日舉辦「地球的迴響:生命檔案」沉浸式展覽,呈現阿納多爾運用人工智慧演算50億張網路上公開存取的珊瑚礁圖像,所生成的珊瑚礁和雨林視覺資料圖像。他的作品探討了人工智慧時代「普適計算」所帶來的挑戰,以及科技如何改變人們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感知及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