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今年是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逝世百週年,談到這位偉大歌劇作曲家的作品,樂迷總能如數家珍,比如《波希米亞人》、《托斯卡》、《蝴蝶夫人》等,還有《杜蘭朵》的〈公主徹夜未眠〉,無論全本歌劇或選粹集錦、安可曲,每每讓觀眾熱烈歡迎。衛武營首部旗艦歌劇演出的就是普契尼最後作品《杜蘭朵》,今年旗艦則將航向讓普契尼35歲爆紅的《瑪儂.雷斯考》(Manon Lescaut)。
雖然普契尼一生只寫了12部歌劇,不算多產,但他的作品被演出的頻率,讓他堪稱史上最受歡迎的作曲家。普契尼出生於義大利托斯卡尼的小城盧卡,年少時期就擔任盧卡教堂的風琴演奏家與唱詩班教師,1880年進入米蘭音樂學院學習作曲。最初的2部歌劇作品雖未聲名大噪,但他有信心也有耐心,戲劇感敏銳且善於融會貫通各種流行招數。32歲那年,普契尼決定挑戰已被馬斯內寫成經典的《瑪儂》。
「瑪儂.雷斯考」是法國小說家普雷沃(Prévost)代表作《騎士德格里厄與瑪儂雷斯考》的女主角,描繪法國路易十五時代(18世紀)貴族子弟的荒唐生活,青春美麗的瑪儂喜愛奢華卻不聰明,可愛可笑的呆萌使生活顯得放蕩又瘋魔,最終悲劇收場。拜金女香豔刺激的故事情節,使小說大受歡迎,連小仲馬的《茶花女》,都把《瑪儂》一書當成男女主角的信物與對照。
在普契尼之前,法國歌劇巨擘馬斯內改寫的歌劇《瑪儂》(1884)已大受歡迎,普契尼一度遲疑要不要挑戰同一題材,後來他想,馬斯內以法國人的方式感受瑪儂,音樂裡充滿香粉和小步舞曲,他要以義大利人的方式去感受瑪儂,是「充滿絕望的激情」,最後證明,普契尼和馬斯內一樣,都是最會描寫女人的作曲家。
普契尼前後與多位腳本作家合作,歷時3年完成劇本,為避免和前輩正面交鋒,作品定名《瑪儂.雷斯考》,努力閃開馬斯內寫過的場景,情節也隨之調整,成為4幕各自宛如小天地的場景歌劇。提升男主角戲份,筆下的瑪儂更成為有血有肉、高強度的戲劇性角色。在音樂方面,管絃寫作細膩精湛,音色豐艷華美,唱段刺骨椎心,1893年首演便大成功;知名男高音多明哥,曾將此劇列為心中最偉大的6部歌劇之一。
此次衛武營與斯洛維尼亞國家劇院、阿根廷哥倫布劇院跨國共製,9月5至8日在衛武營歌劇院登場,邀請聲樂家林玲慧與耿立輪流飾演瑪儂,簡文彬指揮長榮交響樂團與微行星聲樂藝術工房共同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