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週末.藝週推薦音樂會】雋永動人的青春戀歌─許石與楊三郎作品音樂會

2024/10/26 05:30

許石(右)與楊三郎引領了二戰後台灣歌謠的風潮。(北市國提供)

文.攝影/記者凌美雪

今年是許石(1919-1980)與楊三郎(1919-1989)冥誕105週年,在許石兒子許朝欽與知名老歌推手劉國煒的推動與策畫下,台北市立國樂團特別推出許石與楊三郎作品音樂會,帶人回味永不褪色的「青春戀歌」。

活在當下何其有幸!我們不只還能在原唱者的歌聲裡聽一個懷舊,在國樂團的演奏裡,更牽動一個時代憂歡情愁的千絲萬縷。

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台灣音樂館的資料庫裡,許石與楊三郎被歸類為「通俗歌曲作曲家」,是二戰後台灣首批最重要的流行音樂創作者。許石與楊三郎都出生於1919年,也都大約18歲時,先後赴日學習音樂與創作,類似的成長經驗使兩人成為好友,後來許石娶了楊三郎的外甥女,因此,還多了親戚關係。兩人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為台灣留下豐富的音樂文化資產,許多膾炙人口的歌曲,傳唱數十年仍讓不同時代的人深深感動。

讓國樂與台灣本土文化 有更深連結

談到把台灣老歌帶進交響樂與國樂團的歷程,劉國煒說,因為自己在寫文夏自傳時,聽聞許石曾帶文夏到恆春採集歌謠,他們是最早跟陳達採譜的人,為進一步求證,劉國煒輾轉與許石住在美國的兒子許朝欽取得聯繫;後來,劉國煒問許朝欽,對於爸爸的音樂有什麼願望?許朝欽提到交響樂團,於是,有了2015、16年的「許石與楊三郎 懷念台灣歌謠交響詩」,讓上個世紀50年代的台灣歌謠,在這個世紀展現更磅礡動人的面貌。

劉國煒致力保存推廣台灣早期流行音樂文化,被譽為「老歌推手」。(記者凌美雪攝)

「之後也想過,如果有機會,想跟國樂團合作。」劉國煒說,許石與楊三郎的年代,流行歌曲的樂團編制偏向爵士樂,可能是8到16個樂手。但其實兩位音樂家的創作,有許多是傳統小調或民謠,配上國樂很合適,比如二胡、笛子這些配器,這與交響樂應該會有很大的不同,今年適逢許石與楊三郎冥誕105歲,所以就促成了此次的「青春戀歌 許石與楊三郎作品音樂會」。

對此,台北市立國樂團團長鄭立彬說,一直以來,樂團都希望能讓國樂跟台灣本土文化有更深的連結,許石與楊三郎是台灣戰後第1代最具代表性的台語歌曲創作者,他們留下的多部作品至今仍被傳唱,「最為人稱道及敬佩的是,他們所創作的歌曲除取材自人生實際體驗外,也與台灣這塊土地緊密結合,在當時的社會氛圍來說更顯可貴。」此次音樂會,除向這兩位作曲大師致敬外,也展現國樂在台灣這塊土地永續深耕的目標與期許。

台北市立國樂團希望讓國樂跟台灣本土文化有更深的連結。(北市國提供)「青春戀歌 許石與楊三郎作品音樂會」指揮詹秉翔。(北市國提供)

這次不找原唱 下次沒機會了

至於國樂團將如何呈現兩位作曲家的作品精神?指揮詹秉翔說,樂團提供給編曲者們早期音檔、手稿、或以前演出過的實況(包括一般流行樂隊的,也有跟管樂團合作的),編曲者聽完之後,再從國樂器的特色出發,編寫成國樂團版本,「有趣的地方在於,這些都是經典老歌,現在聽來可能風格比較復古,但編曲的用意並不只是把它編成原本那個時代的樣子,而是以現時國樂團的聲響,並考量當時音樂的精神與元素,做出融合。」

更重要的是,找誰來唱?劉國煒坦言,「今年2024,這次不找原唱來唱,下次恐怕沒機會了。」這次4位歌手都是曾在許石門下或受過楊三郎提攜,尤其紀露霞,雖不是楊三郎的學生,楊三郎卻常把自己的創作直接交給紀露霞唱,且完全信任紀露霞的詮釋。林秀珠則是許石的得意門生,她說,台灣歌謠的特色就是歌詞優美,寫起來好像都是簡單的話語,但意境深遠,常常自己唱了都痛哭好幾回。

但當歲月變成數字,也就迴避不了現實。除70歲的高義泰之外,其他3位都已超過80歲,88歲的紀露霞更曾因體力問題考慮婉拒,劉國煒說:「紀老師求好心切,怕年紀太大會中氣不足。」但再沒有比邀請原唱者來更「原汁原味」的了,因此,由4位歌手輪流登場,確保有最完美的呈現。

這讓人想起89歲的歌仔戲國寶廖瓊枝,10餘年前決定封箱,但在戲迷深切期盼下,偶爾「不封聲」開口唱幾句,就讓樂迷感動不已,因為有些聲音,就是無可取代。

◆「青春戀歌─許石與楊三郎作品音樂會」11月9、10日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購票詳詢OPENTIX。

兩位作曲家小檔案

許石(1919~1980)

許石生於台南,18歲赴東京日本歌謠學院研習理論作曲、聲樂與演歌,畢業後曾在東京紅風車劇座和東寶歌舞團擔任專屬歌手。1946年返台後,曾於學校教書,後成立「許石音樂研究社」,是戰後投身民歌採集的先行者之一,1949年曾帶著當時還是高中生的文夏到恆春採集,並記錄了陳達演唱的〈思想起〉等曲調,邀請當時的文人與作詞家如許丙丁等,將採集到的素材重新編曲,同時陸續舉辦台灣鄉土音樂發表會。

許石不僅擁有創作才華,大部分自創曲也都自己親自演唱發表。(許朝欽提供)

此外,許石也在坊間教授歌唱,包括劉福助、高義泰、林秀珠、長青、李雅芳等,都曾是他的學生。許石不但要求學生要能看懂五線譜,同時需學習各種技巧讓歌聲更自然地流露感情,未達要求之前,不能演唱他的創作。

許石創作力旺盛,寫過近百首歌曲,1946年首次發表的〈南都之夜〉即風靡全台。1952年起,自己成立唱片公司,製作的唱片從台灣童謠、民謠、台灣鄉土音樂發表會的實況錄音,到他自己創作、編曲、指揮與演唱的歌曲等。1959年起,舉辦過10、20、30週年作品發表會。

代表作如〈安平追想曲〉、〈南都之夜〉、〈鑼聲若響〉、〈夜半路燈〉、〈初戀日記〉、〈風雨夜曲〉、〈酒家女〉、〈漂亮你一人〉、〈思情怨(三聲無奈)〉、〈青春的輪船〉、〈回來安平港〉等。許石還曾於1964年創作《台灣鄉土交響曲》,編制涵蓋中西樂器,是台灣嘗試融合傳統與西方音樂素材的先驅之一。

除台灣歌謠之外,許石也曾仿德弗札克的《新世界》精神,於1964年創作《台灣鄉土交響曲》。(許朝欽提供)

楊三郎(1919~1989)

楊三郎出生於台北永和,本名楊我成,小時曾擔任學校軍樂隊的小喇叭手,中學畢業後在一家舞廳當電梯服務員,獲當時在台日人賞識,推薦他於1937年赴日在音樂家清水茂雄門下,接受正統音樂教育與理論作曲等,並以「三郎」為藝名在樂團工讀。

1940年以後,楊三郎離開日本,並因二戰被迫流連於中國各地當樂師;1945年返台後,於台灣廣播電台表演,此時期寫出膾炙人口的台灣歌謠〈望你早歸〉,反映出因戰亂而被迫流離的情懷。1947年組小型樂團在台北賣唱;1952年與樂師好友組成「黑貓歌舞團」,展開台灣早期歌舞團的燦爛時代。1965年後,因電視逐漸普遍,加上主打脫衣秀的黃色歌舞團盛行,導致正派的「黑貓歌舞團」負債熄燈。

但楊三郎仍持續創作、演出,並與周添旺(作詞)合作多首經典歌謠,直到1971年在桃園開設農牧場,過著半隱居生活。楊三郎代表作包括〈望你早歸〉、〈苦戀歌〉、〈秋風夜雨〉、〈思念故鄉〉、〈春風歌聲〉、〈臺北上午零時〉、〈孤戀花〉、〈港都夜雨〉、〈秋怨〉等。

〈望你早歸〉手稿。(許朝欽提供)楊三郎(右)的關門弟子紀利男在日本獲獎後,歡喜與楊三郎分享榮耀。(上官萍提供)

4位歌手小檔案

此次音樂會曲目共18首,由北市國演奏李和莆的〈南瀛傳說安平南都〉開場,緊接著4位歌手於上、下半場各演唱2首許石或楊三郎的歌曲。最後壓軸合唱〈南都之夜〉,此曲原名〈新台灣建設歌〉,許石作曲,薛光華填詞,最早發表於1946年,表達對戰後台灣的期許,但似乎因樂以載道不受歡迎;後由鄭志峯改寫歌詞,「我愛我的妹妹啊」開頭的男女追愛心聲,結果成為戰後最流行的歌曲之一,電影《海角七號》中的茂伯還曾拿月琴吟唱,可見青春戀歌歷久不衰的魅力。

紀露霞(1936-)

曾獲2017年第28屆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出生於台北,1955年開始於電台唱歌、主持,並為多項廣告配唱,1958年以〈黃昏嶺〉奠定在台灣歌謠界的地位,有「國寶歌后」美譽。身為楊三郎歌曲最佳代言人,紀露霞將演唱〈春風歌聲〉、〈台北上午零時〉、〈望你早歸〉、〈孤戀花〉等膾炙人口的名曲。

紀露霞

林秀珠(1944-)

許石愛徒。

林秀珠年輕時為協助家計而加入許石歌舞歌唱團,在許石嚴格訓練下學習美聲歌唱技巧。1966年於中山堂發表許石作品〈三聲無奈〉造成熱潮,成為代表作。此次林秀珠還將以獨到的歌聲詮釋難度相當高的〈台南三景〉。

林秀珠是許石歌曲的最佳詮釋者。(林秀珠提供)

劉福助(1940-)

詞曲創作兼歌手,獲譽「民謠歌王」。

從小愛唱歌、看歌仔戲,1959年被許石相中邀請參與全台巡迴演出,開啟歌唱生涯。1968年以台語歌〈安童哥買菜〉走紅。1998年發行《台灣人的願望》專輯,是用心保存台灣之美的國寶級歌手。這次將重現〈港都夜雨〉、〈安平追想曲〉等歌曲。

歌聲與許石很像的劉福助,也是許石得意門生之一。(劉福助提供)

高義泰(1955-)

70年代華視基本歌星。

10歲演唱布袋戲歌曲〈萬里尋媽咪〉成名,俊秀外表加上動感舞蹈,擄獲不少歌迷的心。此次將演唱的曲目中最特別的〈夜半路燈〉,就是許石與妻子談戀愛時,時常在台南火車站的路燈旁等待的心境。許石曾說,他是透過音樂呈現對台灣的觀察,其實也都是台灣人共同的經驗與回憶。

高義泰以俊秀外表加上動感舞蹈,擄獲不少歌迷的心。(高義泰提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