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敬琳
去年十月中與外子偕同公婆前往日本賞楓,入境仙台。由於公婆年逾八旬,耳背且行動不便,加上語言不通,實在需要家人從旁協助,但通關驗證員見我上前聲明「He needs help.」並試圖引導公公操作,她非但置之不理,還連聲厲喝我「back」,果真公公在櫃前手忙腳亂,我只好隔距大聲講解通關程序;無獨有偶,外子在另一櫃台協助婆婆也遭受相同警告,所幸兩位老人家於慌亂中完成通關,卻讓他們在日本留下不愉快的旅遊經驗。
不禁思索,縱使那兩位關員依法辦事,但是否受限於法令,未能因人制宜,視情況調整?反觀在他們之前指引我們去哪個窗口的引導員,同樣執法行事,聽我說明後,卻頷首讓我陪同公公,顯得有人情多了,究竟怎麼回事?
他們最明顯的差異,在年紀。引導員同我屬中生代,驗證員是下一代的年輕人。
不能否認,世代隔閡的確存在,其間差距又與社會型態轉變息息相關。老中輩慣於早期群體生活,人與人之間互相倚賴,親密度高,為求和諧共處,個人置團體之後,較能替他人著想,同理共情。青年世代不然,受全球化衝擊,群性崩解,轉向自我中心,張揚個人權益,自由度加大,對他者感受往往缺乏同理,那兩位年輕海關執著於法,不能體諒長者,也就能夠理解了。不過,法規施受者在人,墨守成規缺乏彈性,損害的不僅是個人,老人家心裡固然不快,代表國家門面的海關,也因此留予外國人士負面形象,殺傷力更不容小覷。
社會轉型棄舊舉新勢所必然,但傳統固有的良善也被無情淘汰,疏離與冷漠成為人際相處的樣態,這種趨勢值得我們深思。幸而,日人傳統美德仍保留老中輩之間。如廁時,我在門內洗手台附近等候婆婆上完廁所,推門入內的日本中老年婦女,無一不向我頷首示意,不需言語,微小舉動卻縮近莫大距離,彼此互不相識,因著舊式禮儀化解生疏帶來親切,這才是我印象中重禮和善的日本人。
時代轉輪不可逆,文明不走回頭路,即便未來邁入AI世代,只要人工智慧不足以取代人類情感,同理共情於社會變動之際將更顯可貴,能否在這些美善尚未完全遺落前,傾力把它們拾取回來?因為,唯有存在人情的社會,才能打造出你我都好的共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