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家庭plus.親子會客室】因材施教 才是真教育

2025/04/02 05:30

圖/達志影像

文/慧音

教育體制一直是大家很關心、不斷在探討的話題,但焦點不外乎是放在怎麼樣的評分標準、測驗方式對學生才是最好的,除了考試成績,近年來也增加了很多參與競賽及各類活動的加分制度,綜觀上述,大家有沒有發現,不管再怎麼改革,始終仍是圍繞著分數這件事在打轉,事實上,我們一直被困在「分數」這個框架中。

儘管一直強調不要用分數標準去看待孩子,學校不得公布名次,但會頒發獎狀,孩子其實都知道前5名是哪些同學,有些老師認為提供分數級距這件事,也會對孩子造成影響,所以不特別提供,但孩子其實也都看得到其他同學的分數。我們真的改變了「分數」這件事對孩子的學習影響力嗎?他們真的有因為不公布名次、成績,在學習上獲得了更好的心理支持及幫助嗎?這真的很值得省思。

我個人很喜歡一個部落客,家裡面有兩個小孩,哥哥好勝心強,學習快速且做事謹慎沉穩,反之,弟弟個性與哥哥截然不同,他們的父母很清楚,若是以目前國內教育標準來判定的話,弟弟自然而然就會被歸類為以前所謂B段班的孩子,他們覺得弟弟很幸福,可以出生在他們家,父母親願意花費時間及金錢陪伴、引領他們適性發展,而不是被分數定義人生。

我的大兒子很幸運,在求學過程中,總是能遇到用心良苦教育孩子的老師。他的中年級導師曾說,大部分的孩子都是偏才,有自己的屬性和特質,我們要做的是陪伴並引領孩子走向他們的道路,而不是期望他們每個人都能成為全才的孩子,不管學習什麼都可以呈現完美的結果,這樣的孩子其實少之又少。

他的低年級導師也曾與家長分享,要把目光放在孩子的長處上,讓他們可以發揮得更好,而不是把焦點放在他們的短處上。舉例來說,低年級的孩子需要學習注音,但有些孩子真的盡力了,即便結果不盡理想,也不用過度反應,畢竟中年級後就開始全面閱讀並書寫國字了,這也是可以接受的。她跟家長說明,她對每個孩子的標準不同,如果她觀察到孩子已經很用心在書寫作業,呈現出來的字體仍無法符合期望,考量每個孩子的能力不同,她還是會給予良好的分數,況且即使是同年齡的孩子,也是有發展快慢的差異,努力的過程更值得重視,而不僅僅是看待成果而已。

上述這兩位老師的做法,不正是所謂的因材施教嗎?老師真心想要教導學生,在學校與孩子朝夕相處,站在第一線看著孩子的成長,因此,比起許多制定政策、推動教育改革的學者、專家,這些用心在教育孩子的老師,反而更能了解孩子真正需要的教育是什麼。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