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吉諒
【其二、台灣文化需要自覺】
2009年1月12日晚上,譚盾在台北國家音樂廳指揮台北市立交響樂團,演出他的作品〈紫禁城〉(選自歌劇《馬可波羅》)、〈紙樂交響協奏曲〉和〈地圖〉。
這些作品是譚盾創作的樂曲,譚盾的風格非常明顯,充滿東方的少數民族風格和前衛的交響曲形式。
到了音樂廳,從免費的節目單才發現,這場演出是由「李國鼎科技發展基金會」主辦、台北市政府協辦,台積電、台達電、宏碁、明基、緯創等單位贊助。
畢竟譚盾是目前華人世界知名度最高也最重要的作曲家,請他來台灣演出,非常不容易,相信也花了不少經費。做為一個單純的愛樂者,我當然非常高興有機會聽到這樣的音樂。
可是,在這樣的音樂場合,欣賞著樂曲中不斷重複出現的中國偏遠地區的少數民族音樂,我卻也無法阻止自己不斷湧現的、一種反感的感覺。
這場音樂會,是為了紀念對台灣經濟有極端重要貢獻的李國鼎先生而舉辦的,找譚盾這樣最有知名度的華人作曲家來,似乎表達了主辦單位對李國鼎先生最大的敬意。
可是,我不免想到的是,台灣的樂團、音樂家也很多,為什麼一定要找譚盾?沒有別的選擇了嗎?
台灣的文化資源異常匱乏,尤其是在古典音樂方面,更呈現極為偏食的「次殖民色彩」,因此台灣的古典音樂界一向毫不猶疑地完全「臣服」於正統的西洋古典音樂,本土的作曲者,幾乎沒有機會演出作品。
在我有限的欣賞經驗中,似乎只有奇美和長榮兩家公司所主導的樂團,會把台灣音樂納入表演曲目,其他的公家樂團,甚至包括台北愛樂廣播,都很少播出任何和台灣有關的音樂。
台灣古典音樂界是永遠的殖民地?
也就是說,台灣的古典樂界根本就是西方古典音樂的殖民地。
紀念李國鼎百年誕辰,花大錢請譚盾來表演他的音樂,我的感覺竟然是,除了做為西方古典音樂的殖民地,似乎台灣的古典音樂界,接下來要做的,是當中原文化的殖民地。
我相信,任何去聽了這場音樂會的聽眾,除了知道音樂會表演的是譚盾的音樂外,不會覺得和李國鼎、和台灣有什麼關係。
如果這只是一場商業性質的演出,我想我的反應並不會那麼強烈。
想到李國鼎這樣為國為民的長者,想到他為台灣經濟所做的貢獻,在紀念他的音樂會中,卻全部是中國少數民族情調的樂曲,我的確覺得有點荒謬。
這場音樂會其實只是譚盾巡迴演出的一站,對他來說,誰邀請的不重要,為了什麼目的邀請的也不重要,重要的,這是一場完全屬於譚盾的音樂會。
可是這場音樂會不是應該讓我們想起李國鼎先生、想起台灣的經濟、想起台灣的文化,等等等等的嗎?
那麼,為什麼不找台灣的樂團、演出台灣音樂家的曲目呢?
這場音樂會唯一讓我覺得意外的,是台北市立交響樂團的演出水準,非常令人高明。這個我印象中一直不怎麼樣的樂團,在1月12日譚盾的音樂會中有極為傑出的表現,譚盾說,他只有演出當天才和樂團彩排了三個小時,這更讓人覺得驚訝。
不過,有朋友說,這會不會是因為譚盾的音樂不需要許多深奧的演奏技巧,而只需要樂團適當地發出一些怪異的聲音而已?
因為對音樂演出技術的了解不夠深入,這個問題,因此得再去請教音樂家朋友。
【其三、 譚盾音樂不需要深奧 的演奏技巧?】
我說:「除了做為西方古典音樂的殖民地,似乎台灣的古典音樂界,接下來要做的,是當中原文化的殖民地。」可能會有人反對或質疑,但看看「梁祝半世紀 兩岸中西大會串」這樣的新聞,或許,我的說法就不會顯得那樣「偏激」。
如果再調查一下過去的演出紀錄,看看台灣的樂團演出過哪些本土音樂,那麼「梁祝半世紀 兩岸中西大會串」這樣的演出陣仗,就可以了解,台灣古典樂界的完全沒有自覺自省的「殖民狀態」與「殖民心態」了。
古典音樂來自西方,西方的古典音樂的確有眾多經典值得我們不斷深入欣賞與學習,然而,如果長期以來只有這些東西,台灣自己的音樂文化和特色又如何建立呢?
台灣不是沒有傑出的作曲家,江文也、許常惠、馬水龍、蕭泰然、黃輔棠等等,他們都寫過相當不錯的音樂,可是,有多少人聽過他們的作品呢?
幾十年來台灣「出產」不少傑出的音樂人才,也邀請過許多世界級的音樂家、樂團來台灣演出,世界三大男高音的多明哥來台灣時更與江蕙合唱〈雨夜花〉、卡瑞拉斯也演唱過〈在那遙遠的地方〉、〈紅豆詞〉,為什麼台灣的樂團反而很少演出本土的音樂呢?
台灣的樂團以這麼隆重形式地「競相」舉辦「梁祝半世紀 兩岸中西大會串」,也許也應該想想,在適當時候演出台灣的音樂吧?
畢竟,台灣的樂團演出台灣的音樂,是應有的權利,也是應盡的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