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術文化】兩廳院啟動樂典計畫 留住台灣好聲音

2009/12/08 06:00

作曲家潘皇龍的《普天樂》將收錄於兩廳院「樂典」計畫。(兩廳院/提供)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三年框列三千萬預算,國立中正文化中心(統稱兩廳院)逐年編列預算概念,啟動了國人的「樂典」計畫。第一部分邀約國內各個年代的作曲家共襄盛舉;下一部分則將甄選四十歲以下的作曲家創作,留住當代聲音。至於未來發行計畫,兩廳院董事長陳郁秀說:「以兩廳院的資源,現在能做到這一步已經很不錯了,未來還希望各界拋磚引玉。」

一開始這原是陳郁秀擔任文建會主委期間,在台灣音樂中心前身「民族音樂中心」所計畫的工作內容,但這幾年來民族音樂中心的定位一直在改變,「多說無用,先做比較重要。」在董事會做報告獲得同意之後,陳郁秀開始進行「樂典」計畫,希望台灣人可以記得台灣的聲音。

陳郁秀說,她印象深刻的是位於溫哥華的「加拿大音樂中心」(Canada Music Center),雖然只是「分館」,但完整的加拿大當代作曲家作品蒐藏,從總譜、分譜、錄音到音樂家的個人資料與演出行程,周延詳盡的資料庫成為重要的加拿大作曲家與作品行銷平台。「兩廳院是台灣表演藝術界重鎮,應該扛起創新(創作)、演出的使命。」陳郁秀也希望文建會可以接下錄音、數位化及珍藏的分工部分,讓台灣的音樂生命延續拓展。目前已經製作完成的包括台灣作曲大老馬水龍、賴德和、錢南章與潘皇龍等人的專輯,未來也將以一年四張的進度陸續累積。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