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時 熱門 政治 軍武 社會 生活 健康 國際 地方 蒐奇 影音 財經 娛樂 藝文 汽車 時尚 體育 3C 評論 玩咖 食譜 地產 專區 求職

【藝術文化】吃出常民記憶 焦桐書寫台灣肚皮

2012/04/16 06:00

美食家焦桐出版《台灣肚皮》,帶出台灣庶民記憶。 (記者胡舜翔攝)

記者趙靜瑜/台北報導

文學評論家焦桐繼續他的「台灣小吃探究工程」,最近又為美食系列出版了《台灣肚皮》,也是焦桐「台灣味道」系列三部曲中的第2部,將多年來全台走透透吃透透的心得花上2年著書,焦桐笑言,「如果還有省長可選,我也可以去了。」

書中以單項台灣小吃逐一介紹,好比珍珠奶茶、焢肉飯,小米酒、清粥小菜等,美好的庶民食物,背後都有著常民記憶,焦桐認為,台灣小吃兼容並蓄,各路食物匯聚台灣,都成為台灣的一部分。

焦桐說,台灣人對於吃之有創意,從命名可見,像福州麵、蒙古烤肉等,「在當地,這些都不可見,卻可以在台灣人的想像力中誕生。」在焦桐筆下,蒙古烤肉、福州麵代表了離散的苦難與鄉愁,背後隱然就是一段辛酸的移民史;碗粿與菜包是不同族群帶來的小吃古味,在台灣生根、發芽。

這次焦桐邀約畫家李蕭錕一起合作新書,一寫一畫,介紹台灣41種小吃,過程中大作家臨時拖稿,李蕭錕遲遲等不到焦桐文章,於是自己發揮想像力為「東方美人」茶畫畫,畫了開喜婆婆當配圖,那種獨特的台灣喜感,就連焦桐也大讚「與文絕配」。焦桐說,東方美人茶是台灣烏龍茶的一種,相傳百年前英國維多利亞女王沖泡台灣烏龍時,見其外觀如美女漫舞,因而賜名「東方美人」,「這種說法沒有根據,卻充滿了對食物的想像力。」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看更多!加入自由藝文粉絲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