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時多雲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花蓮王包養記者風波 記協籲涉案媒體向外界說明

2018/12/19 17:35

立委段宜康爆出公花蓮縣政府標案得標的記者們。(翻攝自段宜康臉書粉絲團)〔記者陳昱勳/台北報導〕立委段宜康今(19)日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質詢時,針對「鏡傳媒」的「花蓮王聘記者」報導,進一步公佈「被包養」的記者名單,除少數平面媒體,電視台幾乎全數中標。

對此台灣新聞記者協會今發聲明表示,採購事件中的新聞從業人員違反「新聞倫理公約」,更呼籲涉案媒體機構,必須向社會說明案情,用實際的作為回應社會對於第四權的檢驗。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完整聲明:

針對《鏡週刊》報導記者以「回報輿情」為名,收取來自花蓮縣政府的報酬,台灣新聞記者協會提出以下說明。

一、《鏡週刊》報導的採購事件中的新聞從業人員行為,與記協在 1996 年通過「新聞倫理公約」有三處相違:

4.新聞工作者應拒絕採訪對象的收買或威脅。

5.新聞工作者不得利用職務牟取不當利益或脅迫他人。

6.新聞工作者不得兼任與本職相衝突的職務或從事此類事業,並應該迴避和本身利益相關的編採任務。

二、我們知道許多同業早已依據編業分離原則,針對記者的業外收入做出明確的規定;這次被揭露的行為,明顯與那些原則不符。因此,我們呼籲採編部門主管:

1.立即用最明確的方式告知同仁,那些行為不被接受。

2.立即清查是否還有類似情事,並確保同仁在過程中獲得正當、公平的對待。

當全國同業都在全力挽救瀕臨崩潰的新聞專業公信力時,這種行為無疑重創同業的努力,也再一次地令台灣社會失望。

台灣新聞記者協會呼籲涉案媒體機構,向社會說明案情及所雇用記者的專業操守標準,以及這些行為是否獲得機構默許,用實際的作為回應社會對於第四權的檢驗。

☆藝文新聞不漏接,按讚追蹤粉絲頁
☆更多重要藝文新聞訊息,請上自由藝文網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網友回應